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本是一种巫术活动。孔子《论语?乡党》中曾记有“乡人傩”,是每年除夕举行的逐鬼驱疫活动。《后汉书?礼仪志》中又有:“冬季,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据载,这种大傩活动包括酬神、驱鬼、祭神、祈谷、求医治病等形式。至今,我国湖南、湖北还保存一种“跳傩”和“傩愿戏”。湖南地区的傩一般在夏历正月初一举行,巫师于前一日不卧而眠,五鼓起身,夙兴盥漱,啖糯米糕,酹酒迎春祭神,焚神仙符和黄纸钱,谓之“迎春送神”。巫师穿戴花衣帽,面涂粉墨,妆扮为故事中人物,舞云翘,歌“傩”戏凋,从而形成各种表演的“傩戏”。

用于驱赶鬼魅,消弭瘟疫的祭祀活动。古人认为,瘟疫是鬼魅作祟造成的,只有把厉鬼撵走,方能除疫消灾。傩与撵古音相通,故傩本有驱撵之意。古时傩祭有三。一为有所疫则有所傩;一为驱赶基地阴府之野鬼举行的专门傩祭;一为最常见的季节性“时傩”。《礼记?一月令》载,时傩每年三次,季春三月除阴寒之气,仲秋八月除秋暑毒气,冬季十二月送走严寒之气。十二月的傩祭规模最为盛大。《后汉书?礼仪志》载,傩祭前一天,由十二个戴假面具扮成各种狰狞猛兽的“方相氏”,执戈扬盾,在宫庭内驱鬼,边舞边唱边呼喊,搜遍每个角落。如此三次后,再手持火炬把搜出的所谓“鬼”一直驱撵到皇宫正南门,再由守侯的骑士用接力赛方式一直把火炬送到水边并投入水中,以示把鬼魅赶入洛水,让水将其冲走。

古代以乐舞驱鬼祭典的一种形式。源于巫文化,在周代的宫廷乐舞中占有一定地位。后来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地。傩舞的特点:一般都戴木质假面,扮作鬼神歌舞。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傩的记录,可见至少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傩就已经存在了。较早详细记录傩舞表演情况的为《后汉书?礼乐志》:傩祭在腊日前一日举行,由120名10岁以上、12岁以下的少年着黑衣、红头巾,手持?鼓;另有12人披兽皮、戴毛角,扮作“十二神”;领队的主将是“方相氏”,头戴有四只眼睛的面具,披熊皮,一手执戈,一手举盾。傩祭多在夜间举行,其时,到处燃灯、放爆竹。方相氏率领队伍,击鼓吹号,高唱驱傩歌。宋代跳“方相舞”和“十二兽”舞蹈,以驱逐假想中的恶鬼。自汉至唐,傩舞面貌无大改变。宋代以后,傩舞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的方面发展。对近世民间音乐、舞蹈、歌舞戏剧等均有重要影响。至今流行于安徽省一些地方的傩戏,即其遗风。

古代的祭祀和驱鬼逐疫仪式。源于原始的鬼魂信仰习俗。大约商周时代,在文献中就出现古代傩仪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傩仪分化为“乡人傩”与“国傩”。国傩为天子之傩,在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其中以除夕之夜举行的傩仪规模最大,一般老百姓均可参加。古代傩仪的主题是驱鬼逐疫,届时有一名叫方相氏的巫师,身着玄衣朱裳,头戴黄金四目的面具,率领百隶在王宫的各个角落驱除鬼魅。汉代以后,傩仪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除方相氏之外,又增加了十二兽(又称十二神)和由黄门子弟扮演的?子等角色,敲锣打鼓,口诵咒语,于宫室四处逐疫驱鬼。宋代起,方相氏角色消失,开始由教坊伶人等扮演钟馗、小妹、将军等作有情节的戏剧表演,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傩戏。古代的傩仪不仅限于除夕举行的仪式,它还和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发生密切的联系,比如在丧葬仪式中,方相氏跳入墓穴,敲打四壁借以驱鬼逐邪。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方相氏驱傩的画像。后世节日习俗中的鞭打春牛(土牛)、贴门神、梦占等都与古代傩仪有关。宋代以后,曾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古傩渐渐消失,而在江南和西南诸省的村落社会,傩仪和傩戏却完好地保存和传承下来。最近在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农村发现大量傩文化传承,其特点是由巫师主持请神、驱傩仪式,然后作戴各种面具的戏剧表演,形式十分古老。傩与傩戏被称为“活化石”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研究者很多。

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乐舞。源于 “巫”、“觋”等宗教人士的驱鬼活动。到周代,遂演变为宫廷乐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大司乐下属的中士负责。每年腊月初,宫廷和民间都要举行驱除厉鬼、瘟疫的仪式,由扮演傩神的巫师,“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边舞边唱,以行驱鬼、逐疫之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楚、徐等地。汉以后,则遍及于陕西、山东、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至唐代,宫廷中所行“傩”舞的规模已极为壮观。除上述四傩神作驱逐之状外,另有十二人, 手执长鞭, 分别扮演甲作 (食者)、 棉胃 (食虎者)、腾简 (食不祥者)、揽诸 (食咎者) 等神。又有儿童五百人,皆戴面具,穿朱衣,以扮 “?子”,共戏于皇宫内之紫宸殿前。大张宫悬乐,盛摆宴席。君臣百官及其家眷,京城百姓等,都聚观之以为乐。其风习一直延续到近代。此外,民间流行的多种戏曲、歌舞中,亦掺有 “傩”舞乐的成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