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僧古萨里·都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僧古萨里·都统分类:【地域文化】 维吾尔族古代著名翻译家。别什八里(又称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内)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不详,约生活于9―10世纪。他精通汉语,熟谙汉文化,佛学造诣很深,维吾尔语言文学功底丰厚,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把有关佛教经典与著作从汉文译为回鹘文,现已发现的主要译作有两部:《金光明经》与《玄奘传》。《金光明经》全称《金光明最胜王经》,译文于1910年在甘肃酒泉附近的裕固族地区发现,共707页,俄国学者马洛夫于1913―1917年刊布;《玄奘传》全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译文于1930年在新疆南部地区出土,共378页,其中348页现藏北京图书馆,1951年出影印本。 僧古萨里向维吾尔族及广大突厥语民族的人民介绍了汉族文化,介绍了中原佛教研究成果,为沟通与促进维吾尔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著的贡献。《金光明经》与《玄奘传》虽系佛教经典及佛教著作,但是其中也包含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与诗歌。僧古萨里用纯熟的维吾尔语言进行翻译及再创作,译文通俗易懂,富有文采。这些译文不仅具有佛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语言和文学研究价值,是当时维吾尔书面文学语言的典范,对维吾尔书面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