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充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充耳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王公贵族冠冕两旁悬挂之物。以玉制成,下垂至耳,用以塞耳避听,或只具有象征意义。充耳即塞耳。亦称?(zhèn镇)。?与镇义通。《释名?相释首饰》:“?,镇也。县(悬)当耳傍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古人以为以?塞耳可避非礼之言或佞人之邪说,有持重自好之义。古代贵族身分地位不同,充耳质料也不同。《诗?卫风?淇奥(yù玉)》:“充耳?莹”。《毛传》:“充耳谓之?……天子玉?,诸侯以石”。 又名“填”、“?纩”。是冕冠上的一种装饰品。它不仅具有装饰的作用,同时有提醒戴冠者莫信谗言,洁身自重的寓意。充耳为两颗蚕豆大小的珠子,用丝绳系结在发笄之上,垂于冕冠两旁近耳处,以遮挡邪僻之言。所谓“充耳不闻”,即来源于此。充耳出现于周代,《诗经》、《左传》中都曾有过记述。天子以玉为之,诸侯臣下则以象石制成。此后各代,虽根据境遇及时势的不同,对冕冠形制多有改动,但充耳却被沿用未改,仅所用质料有所区别而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