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岳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光岳楼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为了“远眺料敌与严更漏”,东昌卫指挥佥事陈镛以修城余料修建,因名余木楼,亦名鼓楼、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易名光岳楼。后多次重修。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主楼四层五间,筑于9米砖石高台之上,通高33米,从覆盆式柱础到楼的暗屋、空井,直至顶部十字脊的设置手法,都体现了宋元遗风。其斗?攒数骤增,与西安钟楼、鼓楼一致,开官式建筑之先河,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也是古老聊城的象征。高楼崔巍,登高揽胜,为游赏佳处。清人施闰章《光岳楼》有“危楼百尺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之咏。康熙题有“神光钟瑛”碑。郭沫若为纪念建楼六百周年题有“光岳楼”匾。还有乾隆所刻、历代重修碑记20块。 旧称“余木楼”,又名“东昌楼”,俗称“古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定名光岳楼。东昌府城著名的“铁塔、古楼、玉皇阁”古建筑三宝之一。位于聊城市旧城内十字街中心。据明碑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年),东昌府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以修城剩余物料修建。楼四方形,通高34.72米。砖石砌筑台基,边长32米,高10.50米,中辟十字形门洞与四向大街相通。南面券门两侧有盲窗,东南角设楼梯,可登临至顶。楼雄踞基台中央,平面呈正方形,底层面宽19.20米。十字歇山脊顶。自高25.29米。一、二、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内外双槽通柱32根。一、二层四周有回廊,三层为结构暗层。四层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亦作方形,然较下三层骤然收缩。六百余年来历经15次维修,但主体大木梁架仍基本完好。此楼建造年代正当宋元与明清建筑发展的分界线。上承宋元,下启明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其耸立冀鲁平原,登楼远眺,黄河金带,岱岳崔巍,原野无垠,令人心旷神怡。历来为人们所向往,至今楼上仍留下不少名人题咏,内有清康熙御笔“神光钟瑛”、郭沫若书“光岳楼”和丰子凯撰书楹联:“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强大祖国文明永昌”等。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