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党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党锢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文化事件。因以党人之名而遭禁锢,故名。发生在东汉桓帝至灵帝之间,由反对宦官干政擅权而起。建和元年(147),桓帝接位,提升其师甘陵周福为尚书。其时,同郡房植为河南尹,有名当朝,二家宾客,各树朋党,互相讥讽,这是党人之说的最早来源。桓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与太学生领袖郭泰、贾彪等联合,又结交外戚窦武,“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抨击宦官集团。延熹九年(166),李膺为河南尹,捕杀勾结宦官的方士张成。张成的弟子牢修(《后汉纪》为牢顺)依靠宦官支持,上书告发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震怒,乃逮捕李膺、陈?等二百余名“党人”,布告天下。后虽赦归田里,但犹书名王府,禁锢终身。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此后,强宗豪族与太学生等更相标榜,遂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称。灵帝接位后,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等起用“党人”,合谋诛灭宦官,事泄被杀。建宁二年(169),宦官扶持灵帝,以“共为部党,图危社稷”的罪名,将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下狱处死,诬谄涉连而遭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熹平元年(172),有人在朱雀阙留书,言天下大乱,宦官借口又一次捕杀党人,牵连到太学生等千余人。五年(176),灵帝再次下诏。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并连五族,皆免官禁锢。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直到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灵帝大赦党人,绵延二十余年的党锢始告结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