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元散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全元散曲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散曲总集。今人隋树森编纂。共收入散曲作家二百十三家,小令三千八百余首,套曲四百五十套。“唐诗宋词元曲”,是现代读者非常熟悉的流行说法,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元曲作家,在现代学者写的文学史上,也与屈原、杜甫、苏轼等经典作家占有相同的地位。“元曲”分为 “戏曲” 和 “歌曲”两类,前者就是杂剧,后者就是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是单支曲子,套数是组曲。这种可长可短、可歌可吟的形式,在元代就成为江湖文人、落拓书生舒愤遣愁发牢骚的主要工具。因此,元代散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自然、本色、洒脱、开放,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比起唐诗宋词来,元代散曲别有一番天地,别有一种情趣。其表现出来的情趣和价值观念,令现代某些学者时常感到非常尴尬。如现代某些学者将关汉卿塑造为 “斗士”,俨然如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对黑暗社会不屈不挠。其实,翻开《全元散曲》,找到套曲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原文,读者一定会哑然失笑: 这原来是写下严肃作品 《窦娥冤》 的作者关汉卿的浪漫宣言: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明清两代,散曲进入上流社会,许多贵族文人包括帝王酒酣耳热之后,忍不住 “浅斟低唱”,留下了许多佳构。今人谢伯阳编有 《全明散曲》 和 《全清散曲》,可供观览。 元代散曲总集。隋树森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共两册。选213位元代散曲家(包括少数金代、明初散曲家)的散曲作品4000余首(套),并辑有一些散曲残篇。以作家年代先后顺序排列。每个作家作品又按小令、套数分类。作家有小传,每曲末附校勘记。散曲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宋词之后又一座高峰,以元代成就最著,明清以后又有发展。元散曲名家甚多,风格各异。此书是收集元人散曲最丰富的总集,从中可见元代散曲创作的高度繁荣。隋树森花了三十余年时间辑得该书,每曲皆注有出处,校勘精细,反映了元散曲创作全貌。该书对研究元人散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