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人抬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人抬轿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皇族、官员乘坐的官轿按抬轿人数区分,由四人抬的称四人抬轿,由八人抬的称八抬大轿。汉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在京城时用轿夫四人,出京城时用轿夫八人抬轿。清朝也有类似的规定。至于皇亲国戚所乘的轿子,有的多至10―30人抬。清末林则徐被钦命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就是坐八抬大轿兼程赶路到广州的。他在日记中写道:“连肩舆用夫一百六十余人。”因为抬轿子虽然只用八个人,但要轮换抬,换下来的轿夫或坐大车或骑马跟着官轿跑。这样就需要许多人了。因此,坐八抬大轿上任的官员开支是很大的。一般官员由于俸禄不多无法蓄养轿班,出行就只好乘车了。把轿子抬稳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在古代,轿夫是一种专门职业。尤其四抬、八抬的官轿,走在后边的轿夫看不见前方,全靠低头看路。清代中期,北京流行一首民谣,借抬轿的极为尖锐地讽刺京官:“前一为军机,扬眉吐气;前二为御史,不敢放屁;后一为翰林,昏天黑地;后二为部曹,全无主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