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卦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卦掌

分类:【传统文化】

武术拳种之一。原名“转掌”,亦称“游身八卦掌”、“阴阳八卦掌”或“八卦连环掌”。其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四正四偶八个方位,以单换掌,双换掌等为主及八掌基础变换,绕圆走转,纵横交错,拧旋翻转,势势连环,掌随步换,随走随变,八掌八卦变化无穷。八卦掌相传由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得道教修炼术启示,结合武术攻防招法创编而成,始传北京清王府,继盛行京、津、冀等地。随发展和传播日趋完善而自成体系。其内容有八大式(定势八掌)、八母掌(变势八掌)、六十四掌;势分上、中、下三盘;手型主要有龙爪掌、牛舌掌,并以云掖穿挑、按抽拔托、撞探抱撩、劈砍磨肋为法;步有圬泥、摆扣等,走转以阴阳鱼、八卦、九宫为图,分“死步”、“活步”两种;腿法有踢蹬点踹、勾搓圈踩、明暗截连等。技术要求随对方变化而虚实转换,采用明暗“引手”,以动制静,以正驱邪。演练时强调“意到力不到”,顺项提顶,抬肩垂肘,畅胸实腹,主腰溜臀,缩胯搿膝,十趾抓地,以圆形身法擦对方行转,稳定灵活迅捷。主练八掌、单练有龙行八卦、连环八卦掌,组合对练有八卦对子、八卦散打等。器械套路有八卦刀、枪、剑、棍、子午鸳鸯钺、鸡爪阴阳榕、水银七星杆、风火轮、判官笔及独特短小双兵器。

八卦掌是中国著名拳术之一。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采用 “周易” 八卦图中的卦象,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故名八卦掌。八卦掌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他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编纂而成。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所以,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逐渐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

八卦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身型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步法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轻胫 (两脚踝关节贴而过)。走圆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手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八卦掌分为 “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三步功夫。“定架子” 是基本功夫,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快慢结合,桩步牢固,行步平稳,讲究即塌 (塌腰)、扣 (含胸)、提 (尾闾上提、谷道内提)、顶 (头上顶、舌上顶、手前顶),裹 (裹臂)、松 (松肩、沉气)、重 (重肘)、缩(胯根、肩窝内缩)、起钻落翻 (臂内外旋),挺胸捉腹、努气、一拙力 (称为三大病)。“活架子” 主要练习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要领在走卦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 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八卦掌的基本内容是八母掌,也称老八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随着八卦掌的流传发展,各地的内容已不相同,有以狮、鹿、蛇、鹞、龙、熊、凤、猴入形代表的,也有用双撞掌、摇身掌、穿掌、挑掌等作为基本入掌的内容。其中每一掌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故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八卦掌有利于训练人的柔韧、速度、耐力、对下肢力量的培养尤为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卦掌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获得广泛的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