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大藏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大藏戏分类:【地域文化】 八大藏戏是指《文成公主》、《朗萨姑娘》、《苏吉尼玛》、《顿月顿珠》、《赤美更登》等藏戏最为知名的八部藏戏。此外尚有《云乘王子》、《日琼巴》、《敬巴钦布》等藏戏。从八大藏戏的取材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取材于历史,歌颂伟人的功业。比如《文成公主》,主要讲松赞干布派噶尔东赞去汉地迎娶文成公主和吐弥桑布扎去尼泊尔娶赤尊公主的故事。它歌颂了藏汉、藏尼友谊,塑造了文成公主、噶尔?东赞等形象。尤其是噶尔?东赞这一形象,丰满、充实,栩栩如生,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远见卓识。由于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颇能吸引观众的心。甘南拉卜楞寺创作的《松赞干布》,同样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 第二,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常人的情感和生活。如《朗萨姑娘》,据说取材于江孜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尤其是前半部分所采取的是现实主义手法。故事讲:后藏娘堆地方的一对老夫妻,到年老时生了一位貌美、善良、聪明伶俐的姑娘,名叫朗萨雯波。她种庄稼、织氆氇样样能干,而且有一副好嗓子。可是,这位不幸的姑娘,在一次庙会上被扎钦巴看中,便强娶她为儿媳。尽管朗萨的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慑于扎钦巴的淫威,让爱女委屈顺从。朗萨嫁到扎钦巴家7年,生了儿子拉乌达布,由于她温顺善良,尊老爱幼,受到众人的赞赏,可是尼玛宁措因嫉妒而挑拨离间,造谣中伤。朗萨终日操劳,却受尽欺凌。最后,终被扎钦巴父子打断肋骨,含恨而死。这一故事真切地反映了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下层劳动群众的苦难生活。故事后半部分讲朗萨死后魂游地府,又因阳数未尽,阎王又令其还阳。死而复生,朗萨感到人生无常,遂出家修行,遁入空门,扎钦巴父子也皈依正法。 第三,取材于传说、故事,歌颂仁爱和正义。如《顿月顿珠》就取材于民间故事: 国王巴拉德瓦有两个儿子。王子顿珠5岁能诵六字大明,颇受群臣及父王喜欢。为了让自己生的儿子顿月继承王位,其继母波姆吉阴谋杀害顿珠,国王于心不忍,遂将顿珠流放。又知顿月、顿珠兄弟情深,顿月背着父母和顿珠到北方荒野之地。千里行途,干粮吃尽,顿珠找野果、水让弟先吃先喝,然而顿月终因年幼难经饥渴,死于途中。顿珠北行,被一修行喇嘛收为徒弟,不想此国年景欠佳,依风俗,要将属龙少年投下湖祭龙,属龙的顿珠被大臣带到王宫中,意外得到公主的爱慕,共同玩了7天。国王拟另寻少年替顿珠作祭。顿珠为了不让别的少年受害,投身于湖。龙王为其感动,不忍加害,将顿珠送回人间,摈弃活人祭祀,顿珠和公主结为夫妻。国王传位于顿珠,顿珠时刻思念着弟弟顿月,一日到森林中寻访,见到被仙人救活的弟弟。兄弟二人回国探望双亲,年事已高的巴拉德瓦国王将王位传给顿月,顿珠仍当北方的国王。继母为自己的过错忏悔。此戏对顿珠形象的塑造,可谓入木三分。 第四,取材于佛经故事,宣传佛教教义和人生观。这样的剧目稍多,像《云乘王子》、《敬巴钦布》等。最有代表性的是《赤美更登》。此戏根据《圣者义成太子经》编定而成,个别情节参考了《快目王施眼》等佛经故事。赤美更登是白代国王子,有品貌出众的妻子门达桑姆公主和三个孩子。可是当王子看到衣服褴褛的穷苦人时,便生恻隐之心,开国库进行施舍。后敌国的婆罗门要赤美更登施舍镇国之宝,赤美更登瞒着父亲将镇国之宝给他。国王了知此事,愤怒之中决定将王子流放。沿途,赤美更登将衣物钱财施舍给了穷人,儿子也送给了婆罗门。夫妻二人在荒凉的哈日山艰苦度日。12年后,他在返家的途中,将自己的眼珠施舍给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太婆。当大臣们见到失去双目的王子时,都泣不成声,为王子暗自祈祷,求佛神保佑,果然得以复明。全剧宣扬了人生无常,布施积德等佛教思想,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感染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