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旗生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旗生员分类:【传统文化】 俗称“八旗秀才”。清代八旗子弟经科举考试取得生员资格者。顺治八年(1651年),令考试八旗子弟。满洲、蒙古子弟由内院、礼部会同考试,懂满、汉文者,翻译汉文1篇。仅懂满文者,作文一篇;汉军子弟由顺天学院考试,考试内容为书艺2篇、经艺1篇,不通经者,增书艺1篇,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诏谕八旗与汉人一体应试。试后取生员300名,其中满洲120名,蒙古60名,汉军120名。后额数屡为递减,至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洲、蒙古、汉军生员各40名。十一年(1672年),命选拔文行兼优的八旗生员贡入国子监肄业,满洲、蒙古各2名,汉军1名。十六年(1677年),准许生员选补八旗官学生。 俗称“八旗秀才”。清代八旗子弟经科举考试取得生员资格者。顺治八年 (1651),诏令考试八旗子弟。满洲、蒙古子弟由内院、礼部会同考试,懂汉、满文者翻译汉文一篇,仅懂满文者作文一篇。汉军子弟由顺天学院考试,内容同汉童。试后取生员300名,汉军100名。后额数屡递减,至康熙九年 (1670),定满洲、蒙古、汉军生员各40名。十一年 (1672),命选文行兼优的八旗生员贡入国子监肆业,满洲、蒙古各2名,汉军1名。十六年 (1677),准许生员选补八旗官学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