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段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段锦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健身操。分文八段、武八段。最早见于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北宋政和七年(1117)有人“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尝以夜半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引《郡斋读书记》云;“《八段锦》一卷不题撰人,吐故纳新之术也。”最常见歌诀是:两手擎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常见坐式八段锦为手抱昆仑,天柱微震,托天按顶,手攀足心,臂转车轮,左右开弓,交替冲拳,叩击全身。具有传统导引术特点。

八段锦是我国古老健身术之一。古人用八卦的八个数以示其含有特殊意义的完整的一套动作。“段”为节,“锦”是一种颜色美丽的丝织品,是对其健身效果的赞誉。八段锦最早出现于宋代,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八段锦内容多种多样,按活动方式可分为文八段锦和武八段锦两大类。文八段锦是采用坐式进行练习。武八段锦从内容和形式上,把难度较大、骑马式较多、动作以刚为主的一种,称之为北派;把难度不大、骑马式较少、动作以柔为主的称之为南派。八段锦的习练要领是:松静自然、心息相依、刚柔相兼、动静结合、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循序渐进等。八段锦的全部动作,对人体既有综合性的整体健身作用,又对人体某些部位及器官都具有特殊的保健意义。八段锦歌诀,明确地指出了某些动作对人体某些部位和治疗某种疾病所能起到的作用。如梁世昌《易筋经图说》中的八段锦。

宋代健身体操。包括八节连贯的动作,讲究肢体运动与呼吸、意念相结合,具有传统导引术的特点。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之为“吐故纳新之术”。分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前者为坐式,以行气为主,配以柔缓、简单的动作。起居郎李似矩常在半夜里坐起,“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并称之为“长生安乐法”。后者为立式,以肢体活动为主,辅以呼吸或咽津。《道枢》记八段动作有:仰手上举、左肝右肺、东西单托、返而复顾、大小朝天、咽津补气、摆鲜之尾和左右攀足,并分别指出各段动作的功效。

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防病健身体操,由8种不同的动作组成,故名“八段”。八段锦最早见于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但具体方法不详,南宋曾?《道枢》中始有八段锦要诀的记述。八段锦经过历代传授,形成许多流派,不仅在动作节数上有多有少,如四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等,而且在练功姿势上也有所不同。由于八段锦术式简短、效果明显,练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可做,所以流传很广。八段锦有南派、北派之分;南派动作以柔为主,法简而易学,又名文八段;北派动作以刚为主,多用马步,动作较为繁难,又名武八段。最常见的八段锦歌诀是: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古代养生家用以修身养性的八节健身法。锦是珍贵柔和顺美之意。八节健身法简单易学,功效显著,被视为锦,故称八段锦。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有八节导引方法。唐代出现了八段锦,可能就是由此而来。宋代《夷坚志》中就有八段锦的记载。《道枢》也集有八段锦功法:一、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二、左肝右肺如射雕;三、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四、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五、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六、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七、摆鲜血尾所以祛心疾;八、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医方类聚》载有“吕真人安乐法”:“昂头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兼西胃,五劳四顾七伤调;?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运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随着时代的更迭,八段锦也在演变。目前发现各种记载达六七种之多,动作大体相同,功法效应基本一致。但动作次序有所变化,名称也日趋精炼。目前所流行的口诀和动作大都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民国“铁肩禅师八段锦”则将第六段和第八段调换了一下,最后一段是“背后七颠百病消”。现在看来,这样安排更合理,如同现代体育运动中的放松整理活动,身体各部得到安舒。八段锦对人体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弊,为世人所推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