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公凭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一种官方凭证。隋唐时对各级官员的考核,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考绩制度。官员任满发给公凭,以记功过。公凭则相当于近世的鉴定表等档案材料。凡持公凭者成为选人,即候补、候选的官员。候选期间,选人往往冒名接脚,更易公凭。因此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正月壬申诏曰:“……历子、外给公凭者罢之。自此奔竞巧求者不得以公凭营私更易改给矣。”同诏还规定:“道士……今后不许私度,须本师知观同诣长吏陈牒给公凭,违者捕系抵罪”(见宋王?《燕翼诒谋录?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