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家七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家七宗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般若学各派之合称。魏晋时期,中国佛教徒对汉译般若部经“空”义的理解阐发不同,至东晋则形成“六家七宗”。即道安“本无”,支敏度“心无”,支道林“即色”,于法开“识含”,道一“幻化”,于道邃“缘会”,共六家。其中影响最大者为道安“本无”派,后又从本无派中分出法琛(“琛”或作“深”)“本无异宗”,合上述六家称为七宗。

中国佛教学派。“六家七宗”的名称始于刘宋昙济的《六家七宗论》(今佚)。各家代表人物是:本无宗(道安),本无异宗(竺法深、竺法汰),即色宗(支道林),识含宗(于法开),幻化宗(道一),心无宗(支愍度),缘会宗(于道邃)。其中“本无宗”和“本无异宗”为一家二宗。此处“宗”就是学派的意思,不同于隋唐时期佛教各宗之“宗”。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般若学思潮,经历了长达100余年(312―414)的发展过程,中间多次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有的学派被淘汰了,有的学派则上升到支配的地位。“六家七宗”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思想形式和理论逻辑是不一样的。魏晋玄学致力于建立一种肯定现实社会秩序的本体论、般若学则从否定现实社会秩序方面要建立有无结合并超有无的本体论。“六家七宗”为代表的般若学,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没有完成上述任务,却为其后僧肇佛学的总结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六家七宗”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佛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必要环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