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顶山古墓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顶山古墓群分类:【传统文化】 渤海国(698―926)前期王族茔地。在今吉林敦化县六顶山,故名。石室封土墓约80余座。1948年清理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出土陶器、玉璧、鎏(liú流)金铜饰件、石狮及墓碑等。碑刻于780年,呈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碑文21行汉字阴刻,楷书真字700余。证明渤海国使用汉字,流行骈文。说明唐代文化对其有深刻影响。于研究该国历史有重要价值。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南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中国唐代渤海国前期王族墓葬群,约有90座左右,分石棺墓、石室墓及土坑墓三种。大型墓葬封土上常见有散落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可证?砣人有“冢上作屋”习俗。 1949年发掘的贞惠公主墓,系公元780年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之墓葬,出土有贞惠公主墓碑1方,石狮1对,陶器、玉璧、鎏金铜饰等。碑为唐建中元年(780)所刻,圭形,高0.9米,宽0.49米,厚0.29米,阴刻楷书汉字,21行,725字,骈文,为渤海国使用汉字、娴习书法、流行骈体文的珍贵实物。墓属石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四壁以熔岩、玄武岩平砌,顶作抹角叠涩藻井,以大石板盖顶。南壁中部接甬道,前有砖砌斜坡式墓道。 渤海时代,位于吉林敦化市城南5公里许的六顶山上。六顶山,海拔603米。主峰南坡有个向阳通风的山坳,即是古墓群的所在。墓群北依山,南对广阔的牡丹江冲积平原。江的西南7公里为城子山山城。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王国 (698―926)早期,王族和贵族的墓地所在。解放初期,敦化县启东中学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发掘了部分古墓,次年延边大学历史系师生与启东中学一起又进行了发掘,发现了贞惠公主墓。才认定该墓群是渤海时期的重要墓群。1953年、1956年、1958年、1959年连续多年来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吉林省博物馆、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学术单位和学术团体分别到墓地进行科学调查和试掘。规模比较大的是1963年和1964年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东北考古队,在副队长王仲殊先生率领下,测绘了整个墓群,西墓区有墓30余座,东墓区有50余座。择其不同类型的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规模之大,收获之多,是超过历次工作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