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东货畅销北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东货畅销北京分类:【风俗文化】 盛京(沈阳),是清代满族贵族入关前建立政权的“龙兴”和发祥地,顺治皇帝迁都京师(北京),不仅盛京的人,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满(族)汉军民大举入关,而且把盛京的大量物产也带到了北京,自康熙东巡盛京,开辟大御路之后,盛京与北京的贸易更加繁荣。 旧时,由于交通不便,从盛京到北京运输物资主要是靠马车。那时,马车运输的最好季节是在冬天地冻之后。因为当时都是土路,春夏之际,农事繁重,再加上雨天多,道路泥泞,行走困难,即使睛天也是尘土飞扬,道路坎坷不平,松软难行。只有在地冻之后,路面变硬,才便于运输。前后有三四个月跑大车运输货物的时间。秋冬时节是农副产品收获的旺季,每到这时,向朝廷缴纳、贡奉或到关内卖货的,往往都用三四套马的大车跑北京。那时的大车是“花轱辘”,车轮都是硬的,圆圈周围都钉的是大铁钉子,当时土路一辗就是一道车辙。 当时运往并畅销在北京等地的关东货有狍子、獐子、风干鹿、哈拉猪、风羊、风干兔、野鸡、野鸭、冻鱼、海参、干贝、蛤士蟆、鲟鳇鱼、关东烟、关东糖(灶糖)等。每到冬季,北京的街头,都搭起了很多出售关东货的席棚,京都的满汉官民争相购买关东货。《京都竹枝词》中写道:“关东土货始到京,各处全开狍鹿棚,鹿尾鳇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