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关公信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关公信仰

分类:【中国民俗】

台湾的关公信仰,是由福建闽南的移民将家乡的关帝庙香火带到台湾而产生的。如漳州平和县后港居民林枫,曾为讼者进京控告,途经东山县铜山东城,闻此地关帝庙非常灵验,即进庙恳求保佑。后进京果然胜诉,归途时再进东山铜山关帝庙叩谢,并在神前求筮,蒙准炉丹分灵回乡,雕金身春秋致祭。清嘉庆九年(1804年),其后人林应狮等人共赴铜山关帝庙分灵奉祀关帝神像入台湾噶玛兰抵礁溪,集资建庙奉祀关帝圣君。再如,宜兰县头城镇协天宫是由福建漳浦县佛昙镇大坑村“贰当什祠”分灵而来的。明清之际前后从福建东山铜陵关帝庙分灵请回关帝圣君金身回台奉祀的,还有台南市赤坎楼附近的宁靖王庙、台南市平安区的山西宫、高雄文衡殿、嘉义关帝庙等。有的建庙缘由漂来神像所致。如宜兰市的西关庙,其建造缘由即是清咸丰年间从上游漂来一尊关帝圣君塑像,地方人士认为是关帝圣君福佑辖境,乃集资兴建庙祠供奉。台湾关帝信仰信徒,一般都认为东山县“铜陵关帝庙”为祖庙。近些年来,各关帝庙都相继率团赴福建漳州东山铜陵关帝庙谒祖,如宜兰礁溪为天宫曾一次组团478人前往东山祖庙谒祖。后又延伸至中原一带晋祖,如高雄关帝庙曾组团赴洛阳关林、当阳关林等地进香。

关公在台湾也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相对。文人墨客爱戴其忠孝气魄与节义精神,尊奉为“恩主公”,取其无倦无悔地救世济人的圣德。据《南天文衡圣帝恩主传略》载,关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俱全。其孝:传说关公十七岁时成婚,三十岁时已有三子,遂别父母言:“孩儿已有后嗣,是可奉侍您老人家及传宗接代,当今汉朝皇室将受兵寇灾害的浩劫,乱臣贼子纷纷叛变,孩儿应当担负救国救民的责任才对。”终于获得允许,才离别家乡。其悌:桃园结义后,立誓匡扶汉室,此后始终追随刘备,树立人伦道德于后世。其忠:兵退麦城时,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公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心如铁石,忠贞不二,视死如归。其信:孙权索讨荆州,张昭献计于鲁肃,邀关公赴宴,关公立即应允,明知有险,单刀赴会,谈笑自如,决不失约。其礼:与刘备分散时,在屯上与曹操约定三事:一是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二嫂处请给予皇叔俸禄赡养,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是只要知道皇叔去向,就要辞别。将曹操分他第宅分为两院,关公请二嫂居于内院,自己居于外院,侍奉二嫂,分别君臣之礼节,守着尊卑的礼法。其义:于千军万马中斩颜良、文丑首级,因此思及对曹操恩惠之报。得知刘备身在河北后即向曹操辞行,财色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移其志,为千里寻兄而过五关斩六将。其廉:在攻取长沙时,与黄忠将军阵前相遇,交战时黄忠马失前蹄,跌落地上,关公令其换马再战。其耻:刮骨去毒,弈棋饮酒,若无其事,神勇无双。

关圣帝君

台湾的关公信仰,又多了许多内容。如被商人视为商业保护神,其原因有四:一是传说关公当年为了正确计算歼敌数目,发明了算盘,后来算盘被民间用作商业之用;二是传说关公生前善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这种记账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非常详细清楚,后世商人公认为会计专才;三是商人谈生意做买卖,最重信用和义气,而关公信义俱全,即“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四是传关公战死后,灵魂又回来复仇,争取最后胜利。商人如有挫败,也应像关公那样东山再起。此外,关公还被称为其他神,如:武神,系根据儒家精神而来;伽蓝神,系根据佛教传说:关公死后,显灵于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山,听寺僧人说法皈依佛教,佛教徒以关公为护法神;文昌神,系为五文昌帝之一,称“文衡圣帝”,有“山东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读春秋”之说。后者指关公,为读书人所祭之神。此外,出岛念书、高考中榜、拜结金兰等都将关公作为他们的保护神,都要到关帝庙祈祷膜拜。新竹市武圣庙据说能保佑学子步步高升,考试顺心,高考得魁,所以要考试的学子经常到庙中祝祷,并要住宿一晚。后武圣庙为顺应民意,特印制祈求金榜题名的单子,考生只要注明年龄、投考类别、希望学校、准考证号码、考场、考试日期等等,投入殿前特制的“金榜题名箱”内即可。台湾各地关公的信仰圈不同,如宜兰礁溪协天庙的信仰圈,是以礁溪乡的八大村为基础。八大村分别为大忠村、大义村、二龙村、白鹅村、德阳村、三民村、林美村、六结村。信仰圈不同,对关公的称呼也不同,如台南、鹿港等地以泉州移民居多,称关公为“文衡帝君”、“伏魔大帝”,其庙宇称为“关帝庙”。宜兰、基隆等地以漳州移民居多,称关公为“协天大帝”,其庙宇称为“协天庙”。

关公的公祭活动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和六月二十四日。前者为关公升天日,后者为关公生日。每到这两天,各种祭奠活动隆重热闹,其活动总要有以下几种:(1)举办素桌宴客,有时是流水桌,排场浩大;(2)延聘梨园戏、歌仔戏、布袋戏演戏酬神,有的还举办卡拉OK大赛;(3)信仰圈内信徒备好牲醴祭拜;(4)举行平安绕境活动;(5)举行诸如过火等仪式。除了以上仪式外,每个宫庙还有自己的独特的祭祀方式。

宜兰县礁溪乡的协天庙,祭奠有自己独到程序。(1)祭祀开始,奏乐。(2)鼓初严,遍燃庭燎香烛。(3)鼓再严,乐舞生及执事者各依序立丹墀两旁。(4)鼓三严,引赞生引各献官至丹墀下立。(5)排班(主引答班齐)。(6)乐舞生各就位,乐生随麾生,舞生随节生,按转班鼓节奏就位。(7)执事者各就位,各按鼓节奏就位。(8)纠仪官就位,随引赞到盥洗所盥手后就位。(9)陪祭官就位。(10)分献官就位。(11)正献官就位。(12)启扉。(13)瘗毛血:乐长唱,乐奏“万寿无疆”。(14)迎神,通赞唱“全体肃立,行三鞠躬礼”。(15)进馔。(16)行上香礼,正、分献官盥洗手后,随引赞诣香案前上香,行三鞠躬礼,复位,“鼓―通”。(17)行初献礼,麾生节生举麾节,乐舞并起;正分献官随引赞诣神案前行初献礼,献帛,献爵,行三鞠躬礼。(18)行读祝礼;乐长唱,乐继奏,舞生继舞,“鼓二通”。(19)行亚献礼,乐长唱;麾生、节生举麾、节;乐、舞并起,行亚献礼,献爵;行三鞠躬礼,“鼓三通”。(20)行终献礼;献爵;行三鞠躬礼。(21)管理委员会行上香礼。(22)饮福受胙礼。(23)撤馔。(24)送神。(25)捧祝帛诣燎所:钟鼓齐鸣,读祝者捧祝,进帛者捧帛,各诣燎所。(26)望燎。(27)复位。(28)阖扉。(29)撤班,献官、陪祭官、纠仪官,随引赞退,执事、乐生、舞生依次按鼓节奏退。(30)礼成,鸣炮。在整个祭奠中最有特色的是跳佾舞。这是一种方阵行列整齐的祭祀舞蹈,众生为礁溪小学的学生担任。四行四列十六个舞生扮演成“关家军”,左手拿“关”字盾牌,右手握长柄斧头,配合三献礼的乐章,规矩有律。两位担任执剑的舞监,分别站在阵前左右,监督佾舞的进行。祭祀关公的“武佾舞”所表现的威武气势,正符合关公武将的身份。协天庙另一有特点的活动是“乞龟拜拜”。因为龟代表长寿、健康,每年正月十三日,人们便以“大寿龟”供神。“大寿龟”由糯米和糖做成“红片?”,或作成“米糕”,分别填在两个龟形的竹架上,最后再以金花红纸做成装饰。祭奠结束后,举行杀龟活动,将所切下的“龟肉”由各方信徒求取,据说可消灾解难,故不少信徒不远千里来取龟肉。通常乞龟者祈求灵验后,第二年都会再回来乞龟,因此协天庙的“乞龟拜拜”也就越办越大。

台北市行天宫正式祭奠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六时十分开始。开启前殿五扇大门以揭开序幕。祭奠由行天宫住持任主祭,率全体信徒、信众行三献礼,并由手持灯、炉、芭蕉扇及凉扇的礼生到前殿门口,行拜接神礼,经大门进入内殿,再由主祭、东西祭及数十名礼生引导上千信徒行上香礼。仪式庄严隆重,信徒们环正殿站立,依典礼程序,行初献礼、恭读祝文、行亚献礼、行终献礼、饮福受胙……虔诚祭拜恭祝关公圣诞,也为家人及自己祈福。全部仪式上午七时整结束,历时五十分钟。

关公信仰在台湾的流播,在各宫庙繁衍了许多有关关公灵迹的传说。如台中县沙鹿镇南斗宫流传:鹿峰有一位养水牛的老翁,一天不慎跌倒,水烟斗掉进喉咙中,家人匆促请来沙鹿一带看病大夫医治。大夫将带在身边的青草药让老翁服下后,迅速将老翁吊在屋梁下,烟斗即顺利拿出,老翁没受到任何伤害,大夫则表示这帖青草药剂为南斗宫关圣帝君下的药帖,南斗宫香客从此更加源源不绝。云林县四湖乡参天宫流传当年出巡时出现的奇迹:1927年参天宫出巡返乡时,途经虎尾溪,适逢倾盆大雨,溪水暴涨,进退两难,经向关圣帝君祈求以神轨指点迷津,圣君指示坚持原路,乃决定由执黑令旗者领先,轿班及神尊位中,强行通行。是时出现奇迹,溪水顿时变为凹形状,队伍安然通过。台南县盐水镇关帝庙在每年的关公出巡时,有放蜂炮的习俗,相传与关公显灵分不开:清光绪十一年间,盐水地区发生瘟疫,祈求关圣帝君急施平安,关圣帝君大显神威,在元宵节夜命周仓做先锋开路,关圣帝君殿后护队,众信徒随神轿一路燃放鞭炮,直到天明。从此盐水平静安定,而每年元宵节燃放盐水蜂炮便成惯例。

台湾许多关公庙是当地群众的信仰中心,它不只收取信众在法会的奉献,也注意对社会的奉献。如台北市的行天宫立下四大志业:第一,在宗教方面,不设功德箱,不供奉牲醴,不烧纸钱,不贩卖物品,树立清新、独特的形象,鼓励信徒浸沐在忠孝节义的伦理中生活。第二,在医疗方面,创建思主医院,为民众提供最好的家庭医疗服务,并推动义工制度,行天宫的效劳生加入义工群。第三,在教育方面,设立全台财团法人行天宫奖学金,每期捐赠奖学金270余万元台币。第四,在文化方面,建立图书馆,目前有行天宫图书馆、松江分馆、北投宫阅览室。总馆内设有儿童活动中心,三楼为儿童阅览室,四楼为宗教图书馆,收藏有各教派经文图书,分门别类,查阅十分方便,并备有复印机,买卡后可任意复印。还办有杂志,无偿赠送。据悉,宫中图书大多为作者无偿赠送。行天宫图书馆分别推出“银发族学苑”、“图书馆出走”、“读书会”、“读书种仔培训”、“校园生活讲座”等。还不定期举行其他活动,如以艺术、休闲、知识、生活为主题,为社区妇女扩大生活、学习的环境与空间。图书馆还免费开办各种研习课程,有语文班、插花班、手工艺班、国画班、料理班,以及提供健身的瑜珈班、韵律班、太极气功班等。其他还有美术、书法、室内设计、仪容美学、摄影等课程,学员可根据自己兴趣自由参加。

台湾许多关公庙已成为地方社区活动中心。台北县新庄市的武圣庙,不仅积极参与主办传统节庆,还参与慈善活动,捐款给盲人及老人会,有时庙中还成为投票所和里民大会会所。苗栗县铜锣乡的至伦宫,常捐款给贫困者。台南县盐水镇的关帝庙,清晨人们在庙内庭院操练土风舞、太极拳,并建平剧馆,为戏曲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平时还经常举办书法、作文、写生、做花灯比赛,开展系列文化活动。高雄市前镇区的镇南宫,曾在庙内举办灯谜赛,庙中备有“祈龟”一千多担,由在三天内掷得“最高杯”者获得,此赛事已成镇南宫数十年来的传统。屏东县万峦乡的广善堂,每年农历七月都会赈米送给贫穷人家,每人30公斤白米;另外每年均拨一笔相当数量的钱给万峦国立小学,由学校设进步奖,颁发奖金给学生。南投县埔里镇的醒灵寺,建有教室与文献室,其文献室位于后殿二楼,室内收藏信徒捐献的各类史迹实物和大马邻遗址发掘的古物、刀器,还有每次清醮、迎神赛会、埔里旧街景、人物等近百幅史迹照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