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关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关帝

分类:【传统文化】

全称“关圣帝君”、又称“荡魔真君”或“伏魔大帝”,原型即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三国志?蜀书》记关羽:“河东解人也,亡命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同床,思若兄弟。”于是随蜀主刘备,领兵征战,有杀颜良,拘于禁之功,后守荆州,麻痹轻敌,兵败身亡。死谥忠义侯。自南北朝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大,宋代,方始显赫。先被宋哲宗封为“显烈王”。后又被宋徽宗封为“义勇武安王”。元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末,小说《三国演义》将关羽塑造为一位勇武盖世、忠义无比的英雄人物,于是关羽在民间的声望大增,明神宗时,先后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后世遂有“关圣帝君”之称。由是,佛道二教乃竞相罗致,都想将这尊神列入本门。早在南宋,佛徒便始作努力,《佛祖统记》载天台宋大师智凯在当阳玉泉山建舍,有长幼二人求见, “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自通姓名,乃关羽、关平父子。智凯为关羽授五戒,关羽便入了佛门。后世佛教尊关羽为护守佛法的伽蓝神。但道教尊关羽名位更高。道教编构神话,以为关羽前身乃雷首山老龙,颇多神迹,因奉他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民间信仰中、关帝的神职颇广,远不止于护法伏魔,人们治病除灾、驱邪辟恶、甚至招财进宝,都可以祈求他。关帝是民间最具影响的神祗,旧时供奉的神祗祠庙,最多者莫过于关帝庙。

关羽是刘备的肋手之一,刘备大约在三世纪时,曾在西部建立过短暂的王朝。关羽常被给予一个美称:“关公”。

关帝

在后来的世纪中,他被升格到神的地位。直到近代,在中国的几乎所有城市中,都可以看见“关帝庙”。他既作为一个战神,也作为一个正义之神而得到崇拜,并为他建立了许多神庙。在中国戏曲里,他在许多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戏中是主要角色。在戏中他始终是个骑马的将军。从他的红脸上很容易将他认出来。

就是三国时蜀将关羽。据记载,隋唐之际,天台宗神秀大禅师在湖北当阳玉泉山建寺,关羽父子显灵,后世佛教据此将关羽列为伽蓝神,即寺院守护神,包括藏传佛教也供关羽神像。到了宋代,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关羽成为道教中的神将。对关公的尊崇到清代达到极盛,雍正时甚至将关帝与孔子并列为文武二圣人,乾隆时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将地安门白马关帝庙殿顶易为黄色琉璃瓦。随着关羽地位的提高,官民对他的祭祀也日益隆重,游皇城时,关羽像在游城行列,关羽庙也随处可见,最多时达到116座之多,居各神寺庙之首。庙内常常是香火不断,市民借此表示对这位勇敢正义的三国大将的崇拜与尊敬。

房山十字寺遗址(中国惟一景教寺院遗址)

即关羽,俗称“关公”,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受到民众的重视归结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他生前英勇而讲义气,可谓义结千秋,忠贞不贰。因此人们敬爱他,将其视为偶像。

旧时,民间还普遍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多种功能,所以人们又将他视为正义之神、威武之神、万能之神,都对他顶礼膜拜。旧时,盐陀关帝庙、河北水梯子关帝庙等都是当时香火极盛、影响颇大的供奉关帝的庙宇。玉皇阁、天后宫也都有关帝神像。在市郊农村,几乎每村都有关帝庙,可见其影响之大。

关帝又称关公、关老爷,即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旧时许多乡村城镇都建有关帝庙,民众无论求财、祈子、驱邪、治病、抗灾,都可前往关帝庙祈祷。各行业会馆也建有关帝祠,悬关帝像,以求保佑。五月十三日是关帝生日(又说是成神之日),此日地方官员率众到关帝庙致祭,有些异姓者则在关帝像前焚香盟誓,结拜兄弟。是日如逢下雨,则称“关王磨刀雨”,兆人寿年丰、四方平安。苏南有段唱:“五月十三拜关帝,桌上供上一只白公鸡,青龙宝刀磨得快,众生安度太平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