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陇文化旅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陇文化旅游分类:【传统文化】 关陇文化旅游,系指与关陇文化遗存(包括文化遗址、文物、遗迹、遗风、遗俗等)有直接关联的文化旅游活动。关又称关中,一般指今陕西秦岭以北地区。因秦汉时定都于此,又在函谷关以内,故有关中之称;陇又称陇右、陇西,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关陇包括东起函谷关,西至河西走廊,南起秦岭,北至河套即今甘肃、宁夏及陕西省的中部、北部地区。距今约七、八十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息。陕西兰田陈家窝村和公王岭所发现的猿人下颌骨和头盖骨化石,以及出土的各种石器,显示出关陇地区久远的文化遗存。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秦安大地湾遗址、临洮马家窑遗址的发掘,展示新石器时期关陇地区走向文明时代的足迹。黄河水和黄土高原既哺育了周民族,也哺育了羌、戎、狄等民族,正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才使关陇地区既成为西周、秦汉、隋唐等统一的强大王朝的政治中心,又造就了前秦、西夏等地方政权。这里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的发源地,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的葬陵所在。因此,关陇地区的文化旅游,可以使人感受到整个中华民族脉搏的跳动,感触到古朴、雄浑、气势磅礴的汉唐遗风。作为上千年政治中心的见证,帝王陵墓群成为今日关陇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在陕北黄陵县城北桥山之上,有轩辕黄帝陵墓,墓地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回绕,形势威峻。在咸阳市北的咸阳原上,排列着西汉9位君主的陵墓,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九陵高耸于咸阳原上,疏落有序,挺屹如岳,尤其是武帝茂陵,高近50米,周围近千米,显示出墓主生前雄才大略的气魄。在渭水之北,北山之阳,横亘120余公里,排列着唐代18位君主的陵墓。唐陵据北山之胜景,威严壮观,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规模最大,占地约30万亩,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气势最雄,也是十八唐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在宁夏银川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南北10公里,东西4公里,随地势错落着八座西夏帝王的陵园,陵园虽然不及汉唐陵墓的雄伟,却也向人们展示了当年气吞西域,席卷陕、甘、青、宁的大夏国的风采。与帝王陵相陪衬的,是汉唐文臣武将的墓葬,墓主们生前为王朝而效力,死后仍陪葬于君王之侧,也为今日的旅游者显示他们当年的伟业。汉唐既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又是胸怀开阔、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这一时代特征给关陇文化增添了中西合壁的色彩。沿着从古都长安,经河西走廊,到塞外名胜嘉峪关、玉门关、敦煌的丝绸之路上,排列着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敦煌莫高窟等闻名世界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麦积山石窟保存着从北魏到明清各代洞窟191个,泥塑像、石雕像7000多具,壁画1300多平米;炳灵寺石窟保存着从西秦到明清各代窟龛183个,大小佛像694尊,泥塑82尊,壁画900平方米,全部凿造于黄河两岸的峭壁之上,长2公里,上下4层,气势庄严;敦煌莫高窟保存的从北魏到宋元各代洞窟达492个,彩塑2415具,壁画45000多平方米,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这些石窟艺术,不仅是关陇文化旅游,也是中国文化旅游乃至世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此外,以西安碑林为代表的石刻艺术,以秦汉长城、明长城、嘉峪关汉居延塞防、西安城墙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西安大小雁塔、银川承天寺塔、兰州白塔为代表的佛教建筑,以周文王、周武王、秦皇、汉武、卫青、霍去病、司马迁、司马相如、魏征、李靖、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的活动遗迹等,也是关陇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