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兵之贵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兵之贵合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出自孙子。《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指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意思是示形于敌,使敌情暴露而我情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会被迫分散。我集中到一处,敌分散在十处,就可以造成以十攻一、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够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当面交战的敌人就有限了。由此可见,孙子在这里明确提出了集中兵力的问题。战略的奥妙就在于集中兵力,以造成战场上的压倒优势。这一思想首先由孙子提出来了,后来的军事家按此思路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淮南子?兵略训》即认识到:“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明代兵书《白豪子兵 》更进一步指出:“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白豪子兵 》卷五《合》)无数战争事实证明,谁善于集中兵力,谁就是战场上的胜利者,谁不善于集中兵力,谁就难免成为战场上的败将。历史过去二千多年,战争样式、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兵之贵合这一用兵原则仍然有其指导意义,没有过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