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具有 唐风 的日本寺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具有 唐风 的日本寺院分类:【传统文化】 除了神社之外,日本的佛教建筑也较多地溶入了依附自然和应顺自然的思想观念。奈良时代的佛寺尽管一味模仿唐风,追求气派,但它们在布局上却要比当时的中国寺院灵活,金堂(大殿)、佛塔、讲堂等可前后排列,也可左右对峙,又常常用围廊相绕,形成众多庭院。到平安时代新的佛教学说传入日本更使这种追求自然的风气得到发扬。唐贞元二十一年(805) 日僧空海在长安青龙寺受得密宗经典,回日本后以平安京东寺为中心弘传密教,称“真言宗”,后又在高山野的金刚峰建寺并以此为另一传法基地。差不多同时,另一日僧最澄入唐求法,在浙江天台山学得天台教义,回国后以比睿山为传教中心弘布此宗。佛教的这二大宗派均认为修身养性必须脱离俗界,要在宁静、秀美的深山老林建造寺院。同时又认为在修行时,人的肉身与自然外在必须息息相通,而正规的寺庙建筑屋盖大、墙厚,因此有碍于修行。由于这一理论,这两宗的寺院多选山水风景之地建造,其建筑布局也没有固定格式,营建较为简陋,大多数是结草为庵。(参见藤冈通夫 《简明建筑史》) 这种应顺自然的风格对后世寺院建筑,甚至是世俗建筑均有较大影响。例如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的居室所盛行的“寝殿造”样式,与我国古代同等阶级的住宅相比,都要简朴开敞得多:作为主人居住的寝殿,进深两间,面阔五至七间,四周设廊,与外在自然没有间隔,仅在房间的中央部分以壁板围起来充当卧室,称之为夜御殿或涂笼。柱用圆柱,四周的柱间有的挂有挡雨板窗,在作为出入口的山花部分设置无装饰的板门。建筑内部空间几乎没有隔断,只用帘子、帷幔、帐子或屏风来稍加分划。室内无甚家具,以草垫、婶子为座,仅在周边设一些藏日常用品的橱架。殿外空地,均种植绿色草木,间挖有池塘,形成自然的居住小环境。以后日本流行的主殿造样式,以及草风庵茶室等样式,将居住建筑做得更简朴、更典雅、更自然,由此可见日本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