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养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养气

分类:【传统文化】

儒教提倡的修养方法。“养”是培养,“气” 是一个很难用现代科学术语表述准确的概念,类似于 “气功” 的 “气”,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不过,儒家所谓的 “养气”,主要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或人格境界,近似于 “气质”。这种修养方法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在回答弟子公孙丑关于 “不动心” 的问题时,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 “浩然之气” 就是儒家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据孟子本人解释,所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且直,与道义相配,是 “集义所生”,即由“义”不断积累聚集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决非一蹴而就。孟子为了表述 “欲速则不达” 的道理,还特地讲了 “揠苗助长” 这个著名的寓言。据说,如果培养得法,这 “浩然之气” 就会四处扩散,上下流行,充塞于天地之间。这种境界,就是 “天人合一” 的宗教境界,达到了这种境界,人就能成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 “大丈夫”。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将儒教伦理与超凡人圣的宗教境界联系起来,这在古人心中产生的魅力,是今天的 “唯物” 论者很难想象的。但是作为一种超凡入圣的修养方法,孟子的 “养气” 缺少诸如道教修炼和佛教修持那样的可操作性,所以在后世,除了少数硕学鸿儒,一般人很难身体力行,于是就渐渐抽象为一个伦理学的话题,而不是人人奉持的修养功夫。

古代养生家用语,指清心寡欲,以意识调节气息,尽量不动用或减少自身元气的消耗。《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论衡?自纪篇》:“养气自守,适时则活。”《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衍(王衍)既立,宗者(王宗寿)为太子太保,奉朝请,以炼丹养气自娱。”《丹阳真人语录》:“学道者无他务,在养气而已。”《少林宗法?气功阐微》:“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神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