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外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内外朝

分类:【传统文化】

内朝即中朝,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内外朝之分始于汉武帝时。汉初,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则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遂形成内外朝之分。外朝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钱大昕《三史拾遗》云:“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严助、主父偃入直承明,与参谋议,而其秩尚卑。卫青、霍去病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中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此西京朝局之变,史家未明言之,读者可推验而得也。”内外朝分立的根本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于内朝官地位很低,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而且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所以汉武帝一面提高近臣和内朝官的地位,让他们参与朝政,以分割外朝之权,另一方面又压低丞相的地位。汉武帝所用丞相13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袜、石庆、公孙弘等,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自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中外朝六制的创立,对以后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