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业谚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业谚语

分类:【中国民俗】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春天地里粪堆大,秋天仓里装不下。

春天粪堆密,秋天粮铺地。

春日赛黄金,节气不等人。

粪肥没发好,没劲又长草。

粪肥下得足,一熟顶两熟。

积肥如积粮,粮在粪堆藏。

人不离饭,地不离肥。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猪粪冷,羊粪热,马粪施阴坡,牛粪施阳坡。

薄地上熟土,一亩顶两亩。

春天刨一片,秋天收一石。

春争日,夏争时,农活宜紧不宜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适时播种籽粒满,晚种遇霜干瞪眼。

春天刨一镐,秋天吃个饱。

多种一埯,多收一碗。

雷打清明后,洼地种黄豆。

谷雨种棉花,捎带点芝麻。

高粱稀,谷子稠,包米地里卧老牛。

种是金,土是银,错过季节无处寻。

种地选好种,等于多两垄。

种子过遍筛,小苗长得乖。

换种如上粪,换茬如换金。

种地不倒茬,好地也变乏。

高粱种逆茬,香瓜种重茬。

豆茬种粳子,板上钉钉子。

栽薯要深挖,红薯长得大。

数伏不栽薯,栽薯不结薯。

雨种豆子晴种棉,种菜最好连阴天。

种地不管,打破金碗。

人靠地养,地靠人管。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清明有雨麦子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苗怕草欺,草怕锄铲。

早锄一次草,赛追一次肥。

千锄银,万锄金,一锄不动草生根。

谷锄深,麦锄浅,豆子露着半拉脸。

头遍刮,二遍挖,三遍四遍如绣花(锄花生要领)。

苗小锄背不锄垄,苗大垄背都锄遍。

旱天锄带水,涝天锄带火。

豆锄三遍粒儿圆,谷锄三遍米汤甜。

除草要狠,铲耥要紧。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光铲不耥,等于撂荒。

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伏天深耕田,赛过油浇园。

深耕一寸,多收一囤。

随收随犁有三好,肥田灭虫又除草。

秋天把地翻,等于把肥掺。

高粱耥根,谷子耥芯。

勤铲能抗五日旱,勤锄能增一度温。

锄板底下三宗宝,一水二火三去草。

种地不问苗,讨饭晒干瓢。

只有哭着修渠,才能笑着浇地。

谷浇老,麦浇小,豆子浇花不浇角。

补苗移苗,收成牢靠。

五月半,高粱没瓦罐;

六月头,高粱没老牛;

六月六,看谷秀。

杀虫一条,保住百苗。

高粱扯旗,不铲不犁。

夏至起蒜头(开原地区农谚)。

八月葱,九月空(铁岭地区农谚)。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收,一成丢。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一年收成在于秋,粮不到仓不算收。

寒露不摘烟,霜打别怨天。

地不丢穗,场不丢粒。

一步漏一颗,拾起煮一锅。

秋天弯弯腰,冬天有吃烧。

多打一遍场,足够半冬粮。

会扬场成一条线,不会扬场一个蛋。

顶风扬场,顺风簸箕。

农业谚语多为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从事农耕劳作,必须掌握时令气候,把一年四季所从事的各种劳作与时令节气结合起来,比如各种农作物播种期的经验,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杨叶拍巴掌,撒(棉)花耩高粱”,“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头伏萝卜二伏菜,到了三伏种荞麦”,“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

关于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的谚语。比如“一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不伤根”,讲锄地的要领。“干锄棉花湿锄谷,不湿不干锄红薯”,讲锄地与墒情、作物种类的关系。“麦锄不宜深,锄深伤麦根”,讲锄麦要领。“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谷锄七遍自成米”,讲中耕锄草与粮食品质的关系。“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棉花不打尖,长得冲破天”,讲棉花掐顶打杈的重要性。“立了秋,大把揪”,讲棉花打顶的时机火候,这些对农作物田间管理很有实际指导意义。

人们还总结出了各种农作物成熟和收获期的经验,如“麦穗见麦穗,整整一月地儿”熏讲小麦从出穗到成熟的期限是整整一个月;“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讲小麦熟期来得迅猛;“处暑十天割谷子”,讲谷子成熟的时间;“七月十五见新花”熏讲冀南一带棉桃开花的时令;“白露砍高粱,霜降出红薯”,讲高粱和红薯的收获时间。

涿州农村流传的一首农谚,系统说明了一年二十四节气与当地农事的关系:“立春雨水,起早送粪;惊蛰春分,栽树当紧;清明谷雨,瓜豆快点;立夏小满,浇园防旱;芒种夏至,拔麦种谷;小暑大暑,快把草锄;立秋处暑,种菜无误;白露秋分,种麦打谷;寒露霜降,耕地翻地;立冬小雪,白菜出园;大雪冬至,拾粪当先;小寒大寒,勤俭过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