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事节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事节气

分类:【中国民俗】

过去,贵州的各民族并没有统一的天文历法,彝族有太阳历,方法是刻石纪年,刻木纪月。水族有水历,水历的正月相当于农历的九月。明郭子章《黔记?诸夷》记载:“(苗人)不知正朔,以鼠马记子午,言日亦如之,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曰开年。(东苗、西苗)以十月望日为岁首。(独山九姓苗)以十一月朔为节。”从江地区的壮族以十一月为腊月等。苗族《换季歌》认为一年可分为三季:“翠鸟他聪明,他来把季分,分成三大节,三节三段讲。……一节是过年,过个腊月年,二节春回来,千虫回上方,三节冬又到,千虫回东方。”因此,农事节气的安排各具特点。

黔东南苗族语言里没有“春”、“夏”、“秋”、“冬”的词汇,四季气候按农事安排划分,按农历计算。相当于春天的气候,为二月下旬到四月底,共约70天;相当于夏天的气候,为五月到七月中旬,约80天;相当于秋天的气候,为七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约80天;相当于冬天的气候,为十月下旬到次年二月中旬,约120天。四五月份多雨,六月少雨,七月多毛毛雨,田间耕作从三月到十月下旬基本结束。各月农事安排为,正月(立春、雨水),男的割草喂牛、砍柴,天气好则修田坎、犁田、掏水沟;女的采集猪草,挖干田。二月(惊蛰、春分),男人修田坎、犁田,送肥上田,浸谷种。三月(清明、谷雨),男人犁水田、旱田,撒种育秧,挖土种小米、玉米、蓝靛、豆类、瓜类等。四月(立夏、小满),犁田割秧青,给蓝靛地上肥、插秧。五月(芒种、夏至),插秧、“包蔸”、给蓝靛上粪除草,薅秧。六月(小暑、大暑),薅秧、薅辣椒、茄子等,割草喂牛,割田坎草。七月(立秋、处暑),割草喂牛,割草晒干垫牛圈,砍坡准备烧荒。八月(白露、秋分),收早熟稻谷、蓝靛、小米。九月(寒露、霜降),收割打谷,烧坡。十月(立冬、小雪),收甘薯、花生,挖土,种小季。十一月(大雪、冬至),伐木,修房盖屋,挖旱田,犁水田。十二月(小寒、大寒),砍柴、纺纱、捕鸟等。

在一些苗族的《议榔词》中,也有安排农事节气的内容,如台江反排的《议榔词》便说:

一月到来,千把铁犁去犁洼田,百把铁耙去耙坡田;三月到来,挑肥到田间,撒肥到田间,撒粪到田头,取种子来浸,拿种子去撒。四月到来,五月到来,犁田一起犁,耙田一起耙,扯秧去栽,拔秧来插;五月到来,六月来到,薅过秧脚秧分蘖,捋过秧尖秧转青。六月到来,七月到来,女纺纱装满卷线箩,男割草填满耕牛圈;七月到来,八月到来,田下坎往北割,田上坎朝南砍,下坎光得可以跑马,上坎光得可以弹墨线,稻子打苞才粗,谷子抽穗才长。割田坎结束,还要割嫩草,晒干堆起来,冬天才得用,尖尖喂牛吃,脚脚垫牛圈。女的割窝根、窝砍(均为靛草),泡在木桶里,制靛来染布;染就青,染即蓝,青得像青苔,蓝得像潭水;九月到来,女的摘菜(野菜)装在篮,男的砍柴堆在屋。九月到来,十月初到,谷黄满坝,谷熟满坡,摘刀去摘禾,摘刀去摘糯,禾把晒在禾晾,谷子装进谷仓。有谷养鸡,有粮养鸭,养鸡鸡繁盛,养猪猪肥大。

《槟榔词》用习惯法的形式,把农事安排和农作技术寓于其中,使人们容易牢记。苗族的《牧鸭歌》则大致介绍了各月的大事:“正月无事只休闲,二月春来架桥梁,架桥为的接子孙;三月日暖扫祖坟,四月初忙泡谷种,五月拔苗栽秧忙,六月烈日下薅锄,七月苞谷抽穗子,八月开镰收稻粮,九月赶鸭入稻田,十月热闹过苗年,冬月过的高坡年,腊月过的是汉年。”把每月生产生活中的大事列在一起。苗族《理词》这方面的记载也很多。

侗族的农事安排,以农历计,主要有:正月,砍柴堆柴,备春耕农忙时烧火用,挖土、挑粪备耕;二月,检修水渠水沟;三月,抢水打田,平整秧田,育秧撒种;四月,抢收油菜、小麦,耙田栽秧;五月,割坎,看管田水,薅头道秧;六月,薅二、三道秧,割二次田坎;七月,下旬以后开镰收割;八月,秋收大忙,月底开始摘禾糯;九月,摘完禾谷;十月,收蓄稻草,开始犁过冬田;十一月,秋种完后,下河捕鱼;十二月,打鱼、割草、砍柴。在农事分工中,男人的活路为犁田、耙田、栽秧、制造和修理农具、编织筐篓、起屋造船等;女子除参与种地、挑粪、扯秧、薅秧、收割、摘禾外,还要承担主要家务、抚育子女、纺纱织布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