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政全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政全书

分类:【文化精萃】

农业科学著作。明徐光启撰。六十卷,五十余万字。生前未定稿,由其学生陈子龙等整理修改,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全书分十二大类,其中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田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系作者根据历代农业科学资料,总结元明以来农业生产经验,结合本人经历补充编写而成。其中移民垦荒和开发水利,在南方普及植棉及纺织技术,将近代科学知识用于农业耕植,分析研究蝗虫高发时间与地亘规律,“凤土”与作物分布的关系,推广新品种的方法,将历象知识用于气象预报、备战备荒思想,第一次提出人口增殖率概念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一直为后人学习和推崇,对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清刻本甚多,通行有《万有文库》本。1956年中华书局据平露堂原刻本断句出版。

书名。明代徐光启(1562―1633)撰。60卷,50余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系统摘编前人著述并加注、评,作者观察、研究所得约6万余字。科学价值极高,为明代前我国农学遗产总汇,且有不少新的突破。如《除蝗疏》,分析春秋以来111次蝗灾,探索其发生规律,寻求治蝗方法,且为详细记述蝗虫生活史第一人,其研究方法亦受后人推崇。原刻本为“平露堂”本,即陈子龙整理,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本。是书徐光启生前已编成,然未定稿。出版时经陈子龙等删增,书中有少数自相矛盾处,可能由此造成。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邹树文校点本。

是明末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全书约70多万字,在我国历代的农书中,《农政全书》可以说是篇幅最大的一部书。

作者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农学家。他曾历任明朝要职,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农政全书》是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木棉、乞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内容洋洋大观,包罗万象,因而被人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一部百科全书。

其中屯垦、水利、荒政三项,则是全书的重点,这是徐光启屯垦立军,水利兴农,备荒防灾,发展农业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用来振兴农业的三项政策措施,书名题为《农政全书》,可能由此而来。

《农政全书》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对发展我国的农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有:(1)扩大了传统农学的研究范围,即从以往注重研究农业技术措施,发展到重视农业政策的研究;(2)系统总结了南方稻田的旱作技术,特别是稻田种麦、稻田种油菜的技术;(3)全面总结了棉花和番薯的栽培经验。在棉花方面,书中总结了“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栽培经验。在番薯方面,书中具体总结了番薯留种、越冬、扦插繁殖等的经验,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对棉花、番薯栽培技术最早、最全面的一次总结;(4)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传统农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在我国的古农学中,《农政全书》以内容广博,对农学有诸多创新而称著于世的。现存最古的《农政全书》,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平露堂刊本,解放后出版的最完善的校注本是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