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冬春小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冬春小麦

分类:【中国民俗】

小麦是新疆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经考古发掘测定,新疆最早的小麦种植距今约4000―3700年,汉代史籍把新疆小麦统称“五谷”,首次记载高昌(今吐鲁番)谷麦一年两熟。唐代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今东疆和南疆。元明时期,随着屯田范围扩大,小麦产区扩大到北疆。清代小麦种植范围更广,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于阗(今和田)等各地,北疆的乌鲁木齐、昌吉、塔城、绥定(今霍城)等地已遍种小麦,且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20世纪50年代亩产接近世界平均数。1985年,新疆小麦人均占有量居全国主要产麦区人均占有量第一位。

在新疆种植的小麦品种分为冬春小麦两种。冬春小麦的种植主要受冬春气温高低和积雪厚薄,春秋季水量多寡,春季土壤返盐程度的影响。北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和哈密、吐鲁番、焉耆等几个山间盆地为春小麦种植区;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州为冬小麦种植区;伊犁、塔城地区和昌吉、巴音郭楞州以及乌鲁木齐是冬小麦为主的冬、春小麦兼种区。

20世纪50年代初小麦的耕作方式仍沿袭传统的粗放耕作方法,一般播前灌水,用土犁犁地,犁后撒播,播后耱地覆土镇压。有些地区,小麦种子筛选后,装入葫芦里;有的把小麦种用水选,冲去黑坯种,用以保证种子质量。播种时男前女后,男犁地,女人下种踏种。据说这样好出苗,因为妇女是生产者,通过女人的手下的种成活率高,这种习俗显然带有母系崇拜的因素。现在下种前还要喊上一句“胡大保佑”,以保证种子全部出苗。出苗后除灌水外,并无其他管理措施。麦田灌溉用大水漫灌、串灌,施肥面积和用肥量很小,主要用土地轮歇的方法恢复地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新式畜力铁犁、铁耙、播种机;大型农场使用拖拉机引犁、耙、播、开沟、筑埂等农具作业。6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规划,采用渠系建设,形成了不同地势地带的合理灌溉方法。70年代至80年代初,以麦田化肥深施、带肥下种、化学除草、化学防倒、御防冻害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普遍推广。80年代后,广泛应用了高产、稳产、低成本模式栽培技术,使新疆小麦从低产进入中产水平。

吐鲁番绿洲的坎儿井(丘桓兴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