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律背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律背反erlubeifan,antinomies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概念。指当理性企图通过有限的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这一无限整体时,就会对同一整体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定,而且这两种相反的规定都能同等地得到证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了四种二律背反:❶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无限的。
❷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不可分的东西构成的;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可分的。
❸不仅有自然因果性,而且有摆脱了自然规律的自由;没有任何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❹世界中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体;世界中没有绝对必然的存在体。康德认为这四种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他由此看到了理性的辩证法,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不懂得认识中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在于人类理性中的反映,而是把矛盾看成是理性中的“假象”,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人类理性根本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律背反

德国哲学家康德用语。指两个相互排斥的命题,同样可得到证明的现象。认为人的理性一旦越出现象界去认识自在之物时,必然陷入这种不可解决的矛盾境地。

二律背反

康德认识论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他在论述“世界”理念时指出,如果把现象与物自体混同,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则必然会得出两种互相对立的规定,而且这两种规定都能成立。他认为,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理性本身一分为二”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这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叫二律背反。他列举四个“二律背反”。(一)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界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二)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可分的。(三)正题:世界上有自由。反题:世界上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四)正题:世界上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它是世界的一部分或世界的最初原因。反题:世界上或世界外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世界没有最初的原因。
康德认为,理性陷入二律背反的矛盾,证明正题与反题的出发点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混淆“现象”和“物自体”,把只能应用到有限的现象上的范畴应用到无限的物自体上了,这种矛盾证明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在头两个二律背反中,正题反题都不对;在后两个二律背反中,正题反题都可能是正确的,只不过,一个是相对于现象界而言,一个相对于物自体界而言罢了。
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把上帝驱逐出知识领域,是有进步意义的。他客观上打破“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不自觉地提出了理性认识中存在“亦此亦彼”的事实,并且指出这种矛盾是理性认识不可避免的,这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他在信仰领域又“复活”上帝;认为二律背反证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把正题反题绝对对抗起来等思想,则表明他的这一学说的保守、形而上学的一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