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净琉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净琉璃分类:【文化精萃】 又称“人形净琉璃”。木偶戏。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净琉璃”,原是一种用琵琶伴奏的说唱曲艺,产生于室町时代(1392―1573)中叶。据载,它由演唱当时流行的《净琉璃物语》(描写牛若丸与三河国富豪之女琉璃姬相爱的故事)而得名。到战国时代末期,它已开始受到新兴起的城市居民的欢迎。于十七世纪初,由从琉球传入的乐器“三弦琴”和木偶戏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戏剧――人形净琉璃(木偶戏)。这种戏剧由担任说唱的“大夫”,伴奏的“三弦琴”师和操纵木偶的木偶师三者融为一体,同台演出。起初木偶的操纵方法较为简单,内容也以说唱武勇、豪侠为主。约至元禄时代(1688―1704),著名净琉璃演唱家竹本义大夫(1651―1714)博采流行于江户、京都和大阪一带各家净琉璃曲调之长,创造出一种“义大夫”调,备受世人欢迎;后又与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合作,因而使净琉璃的音乐、曲调、剧本和表演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时盛况空前,几乎压倒当时另一剧种“歌舞伎”。日本文学史称近松与竹本义大夫合作后创作的《景清出家》(1686)前的净琉璃为“古净琉璃”,以区别后期着重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新净琉璃”。近松的净琉璃剧本可分为“时代物”(历史木偶戏)和“世话物”(社会木偶戏)两大类,前者以《景清出家》为代表,后者首推《曾根崎情死》(1703)一剧。十八世纪末净琉璃演唱家植村木乐轩于大阪创设曲艺场,明治初改名为“文乐座”,由于“文乐座”为现存唯一的净琉璃剧团,故“文乐”便成为净琉璃的别名了。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除上述外,尚有纪海音的《阿染久松飞白袖子》(1711)、竹田出云和并木宗辅合著的“三大杰作”(《菅原传授手习鉴》、《义经千木樱》、《假名手本忠臣藏》)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