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几个都城的重要建筑设计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几个都城的重要建筑设计师

分类:【地域文化】

周公:是历史上最早主持修筑洛阳城的人。清代学者赵翼说:周“武王定鼎于郏囹,周公营以为都,是为王城,则河南也。周公又营下都,以迁殷顽民,是为成周,则洛阳也”。(转引自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周本纪》)赵翼的这些话是正确的,洛阳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城,即王城和成周,都是周公修建的。成周遗址上后来建成了汉魏洛阳城,今天已成废墟。王城遗址上后来建成了隋唐洛阳城,即今天洛阳所在地。

在周代,王城和成周都统称作洛邑。在《尚书》中,《康诰》、《召诰》、《洛诰》、《多士》等篇都有关于周公营建洛邑的记载。地方志中,周公营建洛邑的记载也较详细。如乾隆十年本《洛阳县志?周公营洛图》云:“成周为古洛城,汉以下因之。王城为今洛城,隋以下因之。”乾隆四十四年本《河南府志?周公营洛之图》亦云:“武王迁九鼎于洛邑,意欲宅洛,周公成之,俾四方朝贡均焉;又营成周,以处顽民,俾密迩王室,式化厥训。”

王城在西,成周在东,二城相距约三华里。王城北依邙山,南有洛水,西有涧水,东有水,成周北依邙山,南有洛水,西有水,东有伊、洛合流。 洛邑在西周时为东都,东周时为首都。东周以洛邑为首都时,先将皇宫设在王城,后来又迁到成周。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周公所建的王城,内城周长一千七百二十丈,外城周长七十里,基本上是正方形的。城中间为宫殿,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坛。现代考古工作者,已找到东周王城的城墙遗址,而成周城的具体城墙遗址尚未发现。

高隆之:北齐时修建首都邺南城的负责人。居《北齐书?高隆之传》记载,他当时任尚书右仆射,“又领营构大将,京邑制造,莫不由之。增筑南城,周?二十万里。以漳水近于帝城,起长堤以防泛溢之患。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治水碾除,并有利于时。”在对邺南城的建筑上,曾作出很大贡献。

宇文恺:隋朝营建东都洛阳的总设计师。据《隋书》卷六八《宇文恺传》记载,他“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隋文帝时任营建宗庙副监,庙成,封甑山县公。后营建新都大兴城,“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颍虽总大纲,凡所规划,皆出于恺”。隋文帝建仁寿宫,“访可任者,右仆射杨素言恺有巧思,上然之,于是检校将作大匠”。隋文帝的“文献皇后崩,恺与杨素营山陵事,上善之”。由此可见,早在隋文帝时期,宇文恺就曾主持过许多重大建筑工程,如宗庙、宫殿、皇后陵墓等,都使皇帝满意,得到升官和赏赐。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又“以恺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有关洛阳城的规划设计,都是由宇文恺承担的。他曾著有《东都图记》20卷。由宇文恺主持修建的建筑物,一般都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巧,二是壮丽,三是能体现建筑物的用途,合乎皇帝的意旨。由于宇文恺揣到隋炀帝“心在宏侈”,所以他设计建造的东都城“穷极壮丽”。(《隋书?宇文恺传》)

韦弘机:隋唐交替之际,洛阳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韦弘机是唐朝早期负责洛阳修复工作的人。唐高宗曾说:“两都,我东西宅,然因隋宫室日仆不完,朕将更作,奈财何用?”韦弘机当时正任司农卿,他说:“臣任司农十年,省惜常费,积三十万缗,以治宫室,可不劳而成。”于是唐高宗“大悦”,让韦弘机兼任“将作、少府二官,监营缮”。(《新唐书?韦弘机传》)韦弘机先在洛阳修建宿羽宫和高山宫,并将洛阳的中桥迁到长夏门,废除利涉桥,给居民带来很大方便。后来,韦弘机又在洛阳主持修建宏伟壮丽的上阳宫,该宫临近洛水的长廊,就长达一里。

李昭德:他在武则天时曾对洛阳的营建作出过重大贡献。《旧唐书》卷八七《李昭德传》说:武则天长寿年间(692―694),神都洛阳改建文昌台及定鼎、上东等城门,又筑洛阳外城,“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又说:“初,都城洛水天津(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674―676),司农卿韦机(即韦弘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葺。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新唐书》卷一一七《李昭德传》谈到他改建中桥时也说:“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厮杀暴涛,水不能怒,自是无患。”李昭德这种修建桥墩的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王朴:是后周时期扩建开封城的总设计师。《新五代史》卷三十一《王朴传》云:周世宗征淮南,王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宋敏求《东京记》也说:“周世宗显德二年四月,诏京城四面别筑罗城。三年正月,发京畿、滑、郑、曹之民,命薛可言等督之,仍命韩通总其事,王朴经度,凡通衢委巷,广袤之间,皆朴定其制,喻年而成。”

北宋开封城是由后周时期的开封城发展而来的,因而也可以说,王朴对宋代开封城的建设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