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分析美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析美学

分类:【文化精萃】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后在英、美等国广泛流行。分析美学是分析哲学在美学上的运用。分析哲学否定传统哲学对基本问题的研究,把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惟一任务就是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对语言进行分析,阐明其意义。分析美学遵循这一基本方向和思路,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是“情感主义”阶段。主要代表是英国的摩尔和早期的维特根斯坦。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创立了对概念进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认为对于“善”、 “美”这样一种非自然的客体和性质是不能分析和下定义的。审美价值是由与美的客体相应的情感等组成的。早期的维特根斯坦也主张美学和伦理学一样,是不能加以表述的,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的范畴。英国艾耶尔发展了他们的逻辑分析方法,认为美学只能研究什么是美的情感的原因,而不可能讨论美学中的价值问题。(2)侧重于从日常语言运用方面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是美学的“取消主义”阶段。主要在50年代。代表人物有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等。他们都认为传统美学建立在为美和艺术等下定义的基础上是完全错误的。各种美和艺术等并没有统一的本质,只有“家族类似”关系。 “美”和“艺术”这些词的意义就在于它们在日常语言中的用法。 (3)从取消主义回到艺术和美可界定分析的立场,也称“后分析美学”阶段。从6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有迪基(GeorgeDickie)、布洛克(Gene Blocker)等人。迪基区分了艺术的类概念与种概念,认为种概念是开放的,不可定义的,而类概念(一般概念)则是可定义的,并提出以公众的艺术习俗为可定义根据的习俗论。布洛克认为美学误解的根源在语言混乱,主张更严格地使用、界定美学概念,并提出“审美态度”论作为界定艺术品的根据。分析美学的主要贡献是有力地批判了传统美学研究中术语使用方面的混乱现象,但它一度出现取消主义倾向则是消极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