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基的无神论思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基的无神论思想分类:【传统文化】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明初思想家、文学家。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等官,因对元朝统治不满和与上层意见不合,一度弃官。公元1360年,他应朱元璋之聘,在辅助推翻元朝的统治中,立了不少功勋。后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公元1371年辞官归老青田。所著《郁离子》,除对元朝统治者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暴行有所认识和揭露外,在世界观上否定天有意志,强调人的作用。否定天灾流行是上天对人的警告,也否定了早期的神秘主义,同时还对鬼神等世俗迷信进行了批判。其著作由后人汇编为《诚意伯文集》。刘基认为世界本原是气或元气。他说:“有元气乃有天地,天地有坏,元气无息。”在他看来,气构成天地,天的质就是“茫茫然气也”,天之气又生成万物,而天地万物有生成,有崩坏,然而元气或气是永存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本原论。他既然把天解释为物质的气,当然也就否定了天的神秘性。有人问“天之降祸福于人也,有诸?”他回答:“否。天乌能降祸福于人哉!”(《诚意伯文集?天说上》)有人问:“天灾流行,阴阳舛讹,天以之警于人欤?”他回答:“否。天以气为质,气失其平则变,……气行而通,则阴阳和……天之得其常也。气行而壅,壅则激,激则变,变而后病生焉。”(《诚意伯文集?天说下》)认为自然现象的正常变化与变异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气平与失平,气通与气壅造成的,其中并没有一个神秘力量的主宰。刘基对鬼神与世俗迷信也作了批判。他否定鬼神的根据是:“夫人之得气以生其身,犹火之著木然(燃),魂其焰,体其炭也。人死之魂复归于气,犹火之灭也,其焰安往哉?故人之受气以为形也,犹酌海于杯也;及其死而复于气也,犹倾其杯水而归诸海也,恶得而恒专之以为鬼哉!”(《郁离子?神仙》)这是桓谭、王充时代的形神论与无鬼论的继续。此外,刘基对卜筮迷信也进行了批判,他的基本观点是:“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郁离子?天道》)因而否定用卜,认为人事“何以卜为!”(同上)人既灵于物,自应相信自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