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宝全的曲艺贡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宝全的曲艺贡献分类:【传统文化】 刘宝全(1869―1942)是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他曾师从王庆和、胡十、霍明亮三位木板大鼓名家,在弹唱技艺方面打下坚实功底。20岁后,崭露头角。在北京结识京剧名家谭鑫培、孙菊仙等人,受到艺术指教,并吸收梆子腔、石韵书,马头调等戏曲、曲艺形式的声韵、唱法,吐字发音依照北京语音。同时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形成适合于说唱艺术的表演技巧。又经文人帮助修订曲目,终于在河间木板大鼓的基础上,脱胎出京韵大鼓的规模。对此,刘宝全作出了最大贡献。1910年前后,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京韵大鼓中影响最大的“刘派京韵”,在各地演唱不辍,博得“鼓界大王”的美称。他噪音清脆嘹亮,高亢挺拔,抑扬高低,运用自如。既长于雄壮的武段子,又善演抒情的曲目。他精于音律,勇于革新,善创新腔,创造出“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即是唱,唱即是说”的说唱风格,把大鼓艺术叙事抒情、刻画人物的表现力推向新的境界。代表曲目有《单刀会》、《长坂坡》、《大西厢》、《丑末寅初三春景》等20余个。宗刘派的名演员还有白凤鸣、骆玉笙(小彩舞)、金慧君、林红玉等多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