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恕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史学家。字道原(一作道源),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家素贫,无以给甘旨,然不妄取人之一毫。未冠举进士,赐第,调钜鹿主簿、和川令。为人力学,自历数、地理、职官、族性乃至前代公府宰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百里,抄读书籍常废寝忘食,尤笃好史学,博读上古至后周史籍,对千年史事了如指掌。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召他为局僚,遇史事纷杂难辨者,悉委之考证;他于魏、晋以后史事最为精熟,考证差缪十分详尽。王安石曾与之有旧,熙宁中,欲引之入三司条例司,避不就,并尝面刺安石之过,抚言无所避。后司马光出知永兴军,他以亲老,求监南康军酒以就养。光判西京御史台,他请诣光,留居数月,归途道得风挛疾,右手、足废,仍苦学读书不止。迁秘书丞,卒于官。著有《通鉴外纪》十卷,又目录(年表)五卷,以司马光《资治通鉴》记事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迄后周显德六年(959),拟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前事为“前纪”,后周显德六年以后事为“后纪”,然后因病废在家,仅成“前纪”。另有《五代十国纪年》(今不传)、《疑年谱》、《年略谱》等。南宋咸淳中,其裔孙刘光亨辑他及其父涣、子羲仲所作为《三刘家集》。《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北宋史学家。字道原,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皇钓进士,历官至秘书丞。少颖悟,过目成诵,笃好史学。求书不远千里,殆忘寝食,凡经史子集及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乃至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召为局僚。通部义例多从之,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委之,先后负责魏晋至隋和五代部分的长编撰写,考证差谬,极为精详。于《资治通鉴》修撰出力最多,实为全局副手。性耿介刚直,奋厉不顾,数议新法得失,毫无所隐,为此与王安石绝交。另著有《十国纪年》42卷,《通鉴外纪》10卷,伏羲至周厉王《疑年谱》2卷,共和至熙宁《年略谱》1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