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知几及史才三长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知几及史才三长论分类:【传统文化】 刘知几(661―721)唐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字子玄。他是我国第一位史学评论家,撰有史学评论专著《史通》,在书中《品藻》、《直笔》、《曲笔》、《鉴识》、《探赜》、《核才》、《辨识》、《忤时》等篇内,畅论了史家修养的标准,即“史才须有三长”(《旧唐书》卷102《刘子玄传》)论。 刘知几认为真正的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和史识三个条件。实际上也是对研究历史的要求。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的能力,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史实和撰写史著的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历史知识、乃至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是指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包括忠于史实、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在才、学、识三者中,他最注重史识,认为史才和史学都离不开史识。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继承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对我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成为后世所公认的名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