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创世神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创世神话分类:【文化精萃】 关于世界万物的生成与人类起源的神话,是最普遍的神话主题之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但创世神话又是各民族神话中相同点最多的神话。东西方创世神话中都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即天地不分的浑沌要素。浑沌观念的建立来源于原始人的观察。原始人眺望天空,发现远处的天与地似乎连在一起,然而近处天与地又是分开的。长久地观察使他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即天地原先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却分开了。于是,他们对宇宙开端的解释,便不约而同地从天地不分的浑沌状态开始。浑沌是预先存在的有形之物,是宇宙间一切的始基,又是一个天与地不分、黑暗与光明混合的时期。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这样描绘“浑沌”:“在海、陆以及覆盖一切的苍天尚不存在之前,大自然的面貌是浑圆一片,到处相同,名为‘浑沌’。它是一团乱糟糟、没有秩序的物体,死气沉沉,各种彼此冲突的元素乱堆在一起。……同在一体而冷热、干湿、软硬、轻重彼此斗争。” 古希腊的创世神话讲道,最初,陆地、水、空气是混在一起的,宇宙中只有浑沌卡俄斯(指创世之前现出的空间)存在。从浑沌中最先分离出了大地该亚,地的最底层塔耳塔洛斯和爱情厄洛斯。浑沌卡俄斯生出了黑夜倪克斯和黑暗厄瑞玻斯,地神该亚生出了天空乌剌诺斯和大海蓬托斯。地神该亚与她的儿子天神乌剌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提坦巨神,这些提坦巨神彼此结合,生出了太阳赫利俄斯、月亮塞勒涅、黎明厄俄斯、星辰阿斯特赖俄斯等。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一种说法,浑沌卡俄斯与夜之神倪克斯是最初的世界主宰,他们二人结合,生了黑暗神厄瑞玻斯,厄瑞玻斯驱逐父亲以母亲倪克斯为妻,他们生出一个极大的卵,爱情厄洛斯破卵而出,于是创造了大地。但是此时大地上没有草木鸟兽,厄洛斯就用生命之箭射入大地冰冷的胸膛,于是大地上长出了草木百花与鸟兽虫鱼。北欧神话中的浑沌状态与其它民族不同。他们认为,最初宇宙间无天、无地、无海、无空气,一切都包孕在黑暗中,只有一个叫“万物之主宰”的力存在着。在广漠的太空的中央,是个极大的无底洞,无底洞之北是雾与黑暗之家,当中有一个不竭的泉源,仿佛是一口沸水的大釜,供给十二道大川水源,当这十二道大川的水滔滔流来的时候,在无底洞边为洞中所喷的冷气所激,立刻就冻成了冰山,滚入无底洞中,发出雷鸣一样的巨响。无底洞之南,有一个真火之家,火焰巨人苏尔体尔镇守于此,用他的发光冒火的大刀砍击那些滚到无底洞的冰山,冰山受热溶化,水蒸气上升,又为周围的冷气所激、凝为寒霜,愈积愈多,终于填满了那广漠的太空的中央。在无底洞的冰块的中央产生了庞大无比的冰巨人伊密尔和一只大母牛,伊密尔指创世之前现出的空间存在。从浑沌中最先分离出了大地该亚,地的最底层塔耳塔洛斯和爱情厄洛斯。浑沌卡俄斯生出了黑夜倪克斯和黑暗厄瑞玻斯,地神该亚生出了天空乌剌诺斯和大海蓬托斯。地神该亚与她的儿子天神乌剌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提坦巨神,这些提坦巨神彼此结合,生出了太阳赫利俄斯、月亮塞勒涅、黎明厄俄斯、星辰阿斯特赖俄斯等。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一种说法,浑沌卡俄斯与夜之神倪克斯是最初的世界主宰,他们二人结合,生了黑暗神厄瑞玻斯,厄瑞玻斯驱逐父亲以母亲倪克斯为妻,他们生出一个极大的卵,爱情厄洛斯破卵而出,于是创造了大地。但是此时大地上没有草木鸟兽,厄洛斯就用生命之箭射入大地冰冷的胸膛,于是大地上长出了草木百花与鸟兽虫鱼。 北欧神话中的浑沌状态与其它民族不同。他们认为,最初宇宙间无天、无地、无海、无空气,一切都包孕在黑暗中,只有一个叫“万物之主宰”的力存在着。在广漠的太空的中央,是个极大的无底洞,无底洞之北是雾与黑暗之家,当中有一个不竭的泉源,仿佛是一口沸水的大釜,供给十二道大川水源,当这十二道大川的水滔滔流来的时候,在无底洞边为洞中所喷的冷气所激,立刻就冻成了冰山,滚入无底洞中,发出雷鸣一样的巨响。无底洞之南,有一个真火之家,火焰巨人苏尔体尔镇守于此,用他的发光冒火的大刀砍击那些滚到无底洞的冰山,冰山受热溶化,水蒸气上升,又为周围的冷气所激、凝为寒霜,愈积愈多,终于填满了那广漠的太空的中央。在无底洞的冰块的中央产生了庞大无比的冰巨人伊密尔和一只大母牛,伊密尔(lmir)吃大母牛的乳,大母牛舐食身边冰山上的盐,久而久之,冰山渐消,神浦利(Buri)从中露了出来。从此后开始了神浦利和冰巨人伊密尔之间的战斗。神浦利的儿子波尔(Borr)娶了女巨人勃司忒拉(Bestla)为妻,生了三个儿子:奥丁(Odin)、维利(Vili)、威(Ve),三个儿子与父亲一起将冰巨人伊密尔杀死,用伊密尔的肉造成土地,置于浑沌一团的中心,用他的血造成海,围绕土地;用他的骨骼造成山;牙齿造成崖石;头发造成草木和一切蔬菜。他们又用伊密尔的骷髅造成天,覆盖了地与海,用他的脑子造成云。他们又把四个最强壮的侏儒叫来,使他们立于地之四角,撑住了天,不让天崩坠下来。除此而外,认为世界万物最初由鸡蛋中生出,或者认为世界上最初的物质是水,水中出现的神或动物造成土地等神话,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人的起源与宇宙的起源紧密相联。原始人认为当天地分离,万物安排停当之后,人类的诞生就是一种迫切需要。于是就有神出来制造人类。而造人的物质就是各原始民族身边最方便的雕塑材料:泥、木、石。古代苏美尔人认为人是从洪荒时代的泥土中创造出来的。巴比伦人认为神用粘土和血混在一起塑造了人类。中国有女娲“抟黄土为人”的记述。西方同样如此。古希腊神话讲道,天和地被创造出来,植物和动物也遍布于大地之上,但还没有灵魂可以支配周围世界的生物。这时提坦神普罗米修斯(希腊语意思是“先觉者”)降落在大地上,他机敏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他撮起一些泥土,盛来河水将他润湿,然后用这粘泥按照天神的模样捏出一个个人形。他又从各个动物的心脏中摄取善和恶,将他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使这些人形有了生命。他的朋友智慧女神雅典娜则赋予这些半生命的生物以灵魂和呼吸。从此世界上有了人类。 住在森林与冰雪之中的北欧人却认为人是天神奥丁用木片造成的。某一天,奥丁、维利和威三位天神走出神宫,来到海滩上,拾得两片木板(或说两棵树:杨和榆),拿来砍成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形状。奥丁给他们以灵魂,维利给他们动作和感觉,威给他们血和好看的面孔。于是就有了能思索、能说话、能工作、有恋爱、有希望、有生、有死的人类。他们成为地上的主人翁,生下子女,繁衍不已。 关于开天辟地、宇宙形成、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汉族的创世神话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繁衍人类等。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创世神话,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基本上以口头韵文史诗的形式流传下来,别具特色。如苗族神话史诗《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傈僳族、独龙族史诗《创世纪》等。柯尔克孜族的创世神话传说讲,古代人类被魔鬼沙依坦引上了邪路,真主以洪水惩罚人类。努赫(活了950岁)和他的三个儿子及妻子活了下来。三个儿子分散到世界各地,成为秦、突厥、蒙古人的祖先。秦人到南方种桑养蚕,突厥人和蒙古人到北方以放牧狩猎为生。努赫的子孙还在东方修建了北京城。白族神话《创世纪》分“洪荒时代”、“天地起源”、“人类起源”三部分。“洪荒时代”写大地不分高山和大海,人类不分贫富贵贱。盘古盘生两兄弟钓走了龙王三太子,龙王连降7年大雨惩罚人类。盘古、盘生杀了龙王。“大地起源”写盘古变成天,盘生变成地。天不满用云补,地不满用水填。天地补好后,天小地大,又缩小地,因而皱起山脉。为使天地稳固,用四个鳌鱼做支地脚,用四座大山当顶天柱。“人类起源”写观音让兄妹成婚,兄妹不依。最后以登山滚磨盘来决定,结果滚下山的磨盘合到了一起,兄妹只好成亲。后来妹妹生下个皮口袋,里面有10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10个儿子,如此延续,大地上有了人类。南方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基本上都有洪水滔天、兄妹成婚的内容。文明程度越高的民族,其创世神话越完整、系统、生动。此类神话对研究原始社会历史具有科学价值。 关于开天辟地、宇宙形成、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汉族的创世神话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繁衍人类等。我国少数民族大有创世神话,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基本上以口头韵文史诗的形式流传下来,别具特色。如苗族神话史诗《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傈傈族、独龙族史诗《创世纪》等。柯尔克孜族的创世神话传说讲,古代人类被魔鬼沙依坦引上了邪路,真主以洪水惩罚人类。努赫(活了950岁)和他的3个儿子及妻子活下来。3个儿子分散到世界各地,成为秦、突厥、蒙古人的祖先。秦人到南方种桑养蚕,突厥人和蒙古人到北方以放牧狩猎为生。努赫的子孙还在东方修建了北京城。白族神话《创世纪》分“洪荒时代”、“天地起源”、“人类起源”3部分。“洪荒时代”写大地不分高山和大海,人类不分贫富贵贱。盘古、盘生两兄弟钓走了龙王三太子,龙王连降7年大雨惩罚人类。盘古、盘生杀了龙王。“大地起源”写盘古变成天,盘生变成地。天不满用云补,地不满用水填。天地补好后,天小地大,又缩小地,因而皱起山脉。使天地稳固,用四个鳌鱼做支地脚,用四座大山当顶天柱。“人类起源”写观音让兄妹成婚,兄妹不依。最后以山滚磨盘来决定,结果滚下山的两扇磨盘合到了一起,兄妹只好成亲。后来妹妹生下个皮口袋,里面有10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10个儿子,如此延续,大地上有了人类。南方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基本上都有洪水滔天、兄妹成婚的内容。文明程度越高的民族,其创世神话越完整、系统、生动。此类神话对研究原始社会历史具有科学价值。 创世神话主要解释天地的形成、自然万物的来历,其实质是解决宇宙的秩序,为建立人类社会提供空间条件。从云南禄丰、元谋出土的古人类遗骨以及石器中可以得知,云贵高原是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从学会直立行走、打制第一件工具、说出第一句话的那天起,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原始人类便从自然界中逐渐分离出来,开始将自然万物对象化,对天地日月山川河流发疑问古,形成了巨人造天地、神灵造天地、动物造天地等几种宇宙观。限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及思维发展水平,他们的认识无疑是幼稚虚幻的,但在人类文化史上,这毕竟是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布依族神话《力戛撑天》塑造了一位神力无边的创世英雄。他生活的时代,天地之间仅有三尺三寸三分之隔。为了整治天地,使人类及自然万物有一个良好的存在空间,这位巨人吃了三石三斗三升糟粮,喝了三缸三壶三碗酒,睡了三天三夜,待攒足力气后,与众人合顶苍天,将天顶高三尺多。接着,他又狠吸一口气,再将天顶高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将地蹬下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他左手撑天,右手拔牙钉天。其牙变成星,血变成霞,喘的气成风,流的汗化成雨,眨眼为闪电,咳嗽作轰雷,花格帕子变银河,白汗衫成云朵。待天体稳定后,力戛将自己的双眼挂天空,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劳碌九九八十一天,力戛终于劳累死去,但他身上的各个部位仍然继续化生成了天地间的万物。 与力戛独自创世不同,《苗族古歌》中的创世者是一个英雄群体,日月星辰都无一不是劳动的产物:宇宙初开,天地合一,巨人剖帕首先挥斧将它们分开。然后,把公、样公、把婆、廖婆将天地修整吻合,府方把天地撑开。由蒿杆和五倍子换作擎天柱后,天仍不稳,宝公、雄公、且公、当公等只好从东方运来金银,用山谷当风箱,以风作扇、岩石当锤、黄泥为炉,铸造成了擎天柱,使天体不再动荡。接着,老鹰量土地,修妞划江河,养优垒山,耙公治岭,绍公平地,绍婆砌坡,火耐击石生火,宝公、雄公、且公、当公等用金银铸造了日月星辰。 显然,《力戛撑天》与徐整《三五历运记》中所记载的盘古神话同属一类,充满了对个人力量的崇拜。从力戛又叫“翁戛”,“翁”在布依话中为“王”之意的情况推测,力戛很可能是根据某一氏族首领塑造成的形象。由于生产力低下,图腾崇拜盛行,人们对自然万物起源的解释也就只能以人度物、以己及物。而《苗族古歌》则不然,它是社会发展到更晚时期的产物。那时,社会的分工已经相当精细,制陶业、治金业、建筑业、农业等都已经非常发达,图腾化生已为人类的创造所代替,个人的神力已变为群体的合力。 除了巨人造天地万物的神话之外,云贵高原上还传承有动物创世神话。独龙族的《大蚂蚁把天地分开》称:远古时期,天地紧连,人类可以沿九道土台登上天。有一天,嘎姆朋在“姆克姆达木”处上天去造金银。当他踩在土台快要上去时,一群蚂蚁突然奔来,索要嘎姆朋的绑腿带,嘎姆朋不允。入夜,蚂蚁报复,扒倒土台,使天地永远分离。这个神话是适应高黎贡山深处原始狩猎、采集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它内容简单,并无复杂情节及众多人物,更无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起源部分。在楚雄彝族的眼中,老虎是化生万物的本体,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虎的左眼为日,虎的右眼为月,虎须为阳光,虎牙为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成雾气,虎心作天的心胆,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肠作大江,小肠变成河,筋骨变道路,虎皮变成地皮,硬毛变成树木,软毛变成草卉,毫毛变成秧苗,骨髓变成金,小骨变成银,虎肺变成铜,虎肝变成铁,腰子变成磨石,虎身上的虱子变成水牛,小虱子变黑猪黑羊,虱子蛋变绵羊,头皮变雀鸟。 比之巨人创世神话与动物创世神话,以神灵为主角的创世神话更见普遍,傈僳族的《创世纪》、白族的《开天辟地的传说》、瑶族的《密洛陀》、彝族的《梅葛》、哈尼族的《奥色密色》、拉祜族的《牧帕密帕》,纳西族的《崇般图》、基诺族的《阿嫫晓白》等都是这方面的作品。 瑶族的创世神密洛陀是一位女性。她立于宇宙缝隙,双臂向上顶,双脚向下踩。结果,上缘变成天,下缘变成地,上顶九千九百次,下踩九千九百次后,才“天拱地圆两分离”。又经九千九百年,她创造了火球及银子。火球挂天变日月,撕下红、白、绿三色云彩为太阳做帽子、衣服、被子,撒银向天空变星星。接着,密洛陀派遣九子治大地、罗班开山川与导洪水,大地上出现了平原和沙洲。大亨搬动山岭、挑石填土,造成了平坝,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壮举。这个作品明显带有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痕迹,在分天地方面与布依族的《力戛撑天》相似,在整治大地方面与《苗族古歌》相近,反映出苗瑶语族及壮侗语族神话的互渗性。 将神灵创世活动描写得最为艰难曲折的是纳西族的《崇搬图》。与其它神话中的二次性创世相异,《崇搬图》中的创世经历了三次。第一次开天辟地,因九兄弟懒惰而开小了天,因七姊妹勤快而开大了地,使天不合地,地不载天;第二次开天辟地,九兄弟与七姊妹竖起五方柱子擎天,用绿松石补圆天空,用黄金铺平大地,但恩余恩买神生的最后一个蛋孵出野牛,天被顶破,地被踏裂;第三次开天辟地,九兄弟与七姊妹运来各种土石金银,在大地中央建起神山――居那若倮,终于完成了开辟大业。这里,一次次顽强超拔的努力与奋斗,生动展现出纳西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韧性。气生、卵生及神灵开天地的融合表现,说明《崇搬图》乃是在吸收多种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作品。阴阳、黑白、善恶、真假、虚实等的对立统一,使它充满了较强的思辨色彩、哲学意味。 创世神话所解释的是宇宙的形成和构造,以及人类的发生和繁衍。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早期,而成熟于原始社会的晚期。在图腾崇拜中,在自然崇拜中,都含有创世神话的因素。但只有在人们的天文知识和想象力足以使他们造出一个宇宙构成模式的时候,创世神话才会臻于完备。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文明风气之先的黄河中游纠缠在世俗的纷争中,逐渐丧失了对创世神话的热忱;尚未割断自然脐带的长江中游则不然,仍怀着浓厚的兴趣徘徊在神话与科学之间,探索创世的奥秘。 《庄子?天下篇》说:“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黄缭的学说必定有不少神话的成分在内,然而世人莫知其详。先秦的创世神话独见于屈原所作的《天问》,其辞云: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上列六个问句,所讲的是由于阴气和阳气的交互作用,从昏暗的混沌中化生出天地。显然,道家学说的核心同宇宙形成的理论是联结在一起的。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 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 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上列八个问句,所讲的是天地的构造。天圆如盖,地方如车。天体纵分九重,横分九野。天极有枢纽,天周多曲折。天地之间,架着八根大柱。这是楚式的盖天说,从萌生到成熟,几经增补变改,至战国而定型。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上列四个问句,所讲的是星系的周期和布局。木星(岁星)的运行,约十二年一周天,是为十二辰,这是楚人的先民尚在中原之时就已深悉的天文知识。至于众星何以悬挂在天空而不变其位次,则是古人所不能理解的。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肓?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 何阖而晦? 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 羿焉骅日? 乌焉解羽? …… 天式从横,阳离爱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上列九个问句,专讲太阳和月亮。参考楚辞《招魂》,其中有句曰“十日代出,流金铄石”,可知太阳原有十个。每个太阳里面都有一只号为金乌的大鸟,阳气充沛。后羿在什么地方射落九只金乌?这些不幸的金乌在什么地方死去?人们都不得而知。角宿两星之间是天门,天门开了天就亮,天门关了天就暗。天门未开之时,太阳躲在一个人所不知的地方。天门既开之后,太阳在一天之内从东方的汤谷到西方的蒙汜,走过的里数谁也算不清。月亮盈而复亏,亏而复盈,不知是什么缘故。月亮的肚子里面有一只兔子,不知有什么用处。一说,“顾菟”即蟾蜍。但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漆器的图案来看,月亮里面的那只动物确实就是兔子。太平洋彼岸的玛雅人,也认为月亮里面有一只兔子。玛雅文化与楚文化是否有某种联系,这也耐人寻味。 洪泉极深,何以杆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 河海何历?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 川谷何??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 “鳌戴山??我园仓?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上列20个问句,所讲的是鲧禹治水的事迹和大地构造的特点。辽阔的大地,东西较短而南北较长。康回(共工)暴怒,一头撞倒了西北的不周山,因而西北是高原而东南是水乡。鲧和禹先后奉帝命治洪水,鲧有许多劳迹,但竟其全功的是禹。禹疏导洪水,整顿河山,开辟了九州。据说昆仑山上有神仙居住的空中花园(“县圃”),谁也不知它的基础是什么。昆仑山上据说还有神仙居住的九层大厦(“增城”),谁也不知它的高度有多少。这座九层大厦四面都有门,而西、北两面的门总是开着。西北的风神伯强不知在何处居住,西北的凉风不知从何处吹出。按:“伯强何处?惠气安在?”这两句应上承“西北辟启,何气通焉?”但在传世的楚辞中,这两句却是上承“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而下接“何阖而晦?何开而明?”显然,《天问》有错简。“鳌戴山?保??驳氖且恢谎鑫缘木搠∮盟慕胖С抛糯蟮兀?彼???保?骄拖裉?枘茄?∫』位瘟恕T趺慈谜庵痪搠“簿蚕吕矗?彩侨嗣撬?恢?摹!笆椭哿晷校?我郧ㄖ?”这两句,注之者虽多,但都嫌牵强,至今仍是个谜。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上列两个问句,所讲的是女娲造人的神话。女娲造了人,但不知是谁造了女娲。 楚人的创世神话,以阴阳的变化为动因,以天为背景,以人为主角,由想象到解释,由解释到怀疑,由再想象到再解释,由再解释到再怀疑。它为后世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留下了广阔的余地,也为道家学说的发展留下了幽玄的启示。 各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没有关于洪水的情节,而将图腾崇拜与兄妹婚“粘合”在一起,如石、竹、树、蛇、卵生出一对兄妹,这对兄妹结婚后繁衍人类等。有的将人类来源与天神、风等相联系,表明台湾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繁殖奥秘的混沌思维方式。 天神造人型。阿美族传说天神Billugalu部下有二神,一名kakomodang Tsidal,帮助Billugalu管理人类;一名叫Matiti,用土造一女人,名叫Alalowih,这是阿美族的第一个人。据杜而未考证,Billugalau为月神(男性),是阿美族的创造神。他不但创造了妇女,还创造了男子,而后才有阿美人。 ② 阿美人与台湾北部的噶玛兰人(属平埔族系,现已消亡)传说他们的祖先在迁徙中曾途经火烧岛(绿岛)。19世纪初,这个岛上还有半开化的原始民族。他们流传的神话说,远古从天上降下一瓢,分开后出来一男一女,这是他们民族的祖先。 ③ 卵生型。排湾族的嘉望社传说,太古时太阳生下三个蛋,后来有条狗把这三个蛋抓破了,青蛋生出的人是Qedaqedai家的祖先;红蛋生出的两个人,分别是Ruvilivili家和Gado家的祖先。 ④ 不仅人类是太阳卵生的,而且动植物也是太阳卵生的,但比人类的产生要晚:上古时代,太阳又重下凡,在地上生下二卵,孵出“那马塔乌”男神和“那马宇得”女神。这二神长大后,只要男神叫一声“生牛”,女神就生牛,叫一声“生树”,就生下树木。如此这般,天下万物就诞生了。 ⑤ 排湾族的这则神话,虽然没有明言兄妹结婚,但从中不难看出,两对男女神就是兄妹的影子。把图腾神话与兄妹婚,太阳崇拜与蛇崇拜都粘合在一起,是不同民族融合的标志。闻一多指出:“图腾的合并,是图腾式的社会发展必循的途径。” ① 据我的理解,排湾人传说中的动植物,已不是野生态的动植物,而是人类驯育、栽培的动植物。神话中饱含着人类创造了天地万物的创造精神。神话确实是人话的折射反映。 鲁凯族也有卵生神话:太古时,太阳与壶结婚,生蛋(女性)。此蛋与岩石生的男人结婚,生女Valon―valon。此女与百步蛇结婚,生二子。弟Canovako为阿礼社始祖。 ② 与排湾族神话相比较,好象鲁凯人已脱离原始的兄妹血缘群婚时代,进入了氏族外婚制社会,就是以太阳、百步蛇和石头为图腾的三个氏族互相通婚。这三个图腾所代表的都是男性,阿礼社的创社始祖已明确为男性,说明鲁凯族流传的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神话。 卵生型神话,被学者们认为是海洋文化的突出象征,与中国大陆东夷族系有密切的关系。《史纪?殷本纪》有帝喾次妃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③ 的记载。郭沫若认为:少昊,其实当即是契,帝喾与帝舜实为一人。 ④ 孟子说,舜,东夷之人。如此说来,东夷人本有卵生神话。卵生神话是台湾少数民族与大陆东夷族存在某种联系的一个因子。 蛇生型。鲁凯族、排湾族都有关于百步蛇是他们的祖先的传说。在他们的刺绣和雕刻作品中,百步蛇纹是主要图案,被认为是地位与权威的象征。鲁凯族以百步蛇为其创世始祖神话已见前述。排湾族流传这样的神话:很古以前,有两条大蛇,生下两个蛋,蛇蛋蜕化长成为他们的祖先。 ⑤ 邹族有一则神话:一天,一条男性蛇借着人形来参加邹族的战祭,为庆典跳舞。他追求一位女子。女子见他长得很美,就和他结婚了。他们的后代就是Tawunuana氏族的人。 ⑥ 布农族虽然没有直接的蛇生神话,但关于用蛇蜕敲打妻子可以致孕就会生孩子的习俗,同样透露了蛇生神话的信息。他们说,达邦那马姓的祖先男女二人住在伊洛康,长久没有孩子。有一个晚上,梦见用蛇脱壳敲打妻子就会生孩子。第二天照着做了,真的生了孩子。他们共生了三男二女。如此,达邦那马姓的人口就增加了。 ⑦ 这些神话说明,在排湾、鲁凯、邹、布农四族中,都有过关于蛇生神话。比较起来,后两族只是某个氏族的祖先与蛇生有关,不象前两族那么普遍和突出罢了。 石生型与竹生型。这一神话在各族中流传较多且粘合在一起,如鲁凯族,虽然以百步蛇为始祖图腾的意识强烈,但据学者研究,鲁凯族的始祖传说是典型的“石生型” ① 。大南社有一则神话,他们的祖先起源于知本主山,在很古的时候,女神奴奴拉欧降于知本主山的拍那拍那扬地方,右手捧石,左手持竹。女神投石,石即分裂,生出一神人,即为今大南社人的祖先;女神又立竹于地,竹的上节生一女神怕康世鲁,下节生一男神怕康马拉。此二神传下本地卑南族的后代。 ② 据卫惠林的调查,卑南族有相似的神话。他说,卑南族有两个亚群,一个是以卑南社(Puyuma)为中心,加上由卑南分出的Pinasiki社为一群。他们自称发祥地是巴那巴那扬(Panapanajan),为“竹”的后裔。 另一群以知本社(katipol)为中心,自称其发祥地即在其附近海岸kuvua an,是“石头”所生的后裔。 利佳社(likova )与射马干社(kasavakan)的祖先都是由Ruvua an的石头出生的。至Tamarakao与Murivurivuk两社,都承认是石头的后裔。但与鲁凯的大南社有混血关系。 这两群所指的发祥地Panapanajan与Ruva an其实是一个地方,就在知本社南端的突出海岸处。两群文化殊异只是后期文化发展的结果。 ③ 这与大南社的石生型与竹生型神话相近,加以两族曾有混血关系,当是一则神话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邹族有不完整的竹生型神话。 ④ 布农族有两个岩石大洞穴中分别出来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繁殖人类的神话。 ⑤ 泰雅族有雷公击破巨石,出来姐弟二人,在山洞中结婚,繁殖为泰雅族的神话。 ⑥ 布农、泰雅族没有竹生型神话。在兰屿的雅美族中,也有石生型与竹生型神话,前面已叙述的是与洪水神话粘合在一起的。另一则传说是,天神扔下来的一块石头里生了一个男孩,从竹子里生了一个女孩。他们结婚后,子孙来到渔人社。 ⑦ 所谓石生、竹生,不过是雅美人对于人类起源与氏族外婚制的一种模糊的、不正确的认识。石与竹不过是两个不同氏族的图腾崇拜物而已。这两个氏族还遵守严格的外婚规定,当时,血缘群婚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说,石和竹分别生出的男女结为夫妻,生的孩子个个都健壮、美丽,而石家与竹家的男女自相婚配,生的孩子非聋即瞎,没有一个长成正常人。后来受神的启示,才知道近亲结婚不会有好结果,因此严禁自家婚配,只许石、竹两家通婚,所生的后代就没有缺陷了。 ⑧ 排湾族的竹生神话没有与石生神话相联系的内容。只说竹子内有两个小虫,竹破,生出男女二人,各有四足一尾,后来他们学会用后边的两条腿走路,并互相砍掉尾巴,从此人不再有尾巴了。 ① 树生型。邹族有两则神话。一则说,有一天,一个女孩到河边捕鱼,有一根棍子游入网中,她一连扔了五六次,棍子仍漂进网来。女孩很生气,就把棍子带回家扔在柴堆里。等她洗完衣服再看时,棍子不见了。由此她感到怀孕了,后来即生了一个男孩。当时山中的居民都是女的,大家忌恨这个男孩,想杀死他。可是,这个男孩会种地,还成了精明能干的猎人。从此人们再不小看他了,让他当了特富野部落的首长(又是Piongshi民族的第一祖先。该部落的首长一直由Piongshi氏族的人担任)。另一则神话则说:天上的Ninewu神创造了一男一女,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世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有一天Ninewu神来看望他们。他们要求再多造一些人。于是,Ninewu摇动树木,掉下来的叶子都变成了人。这就是邹族的来源。 ② 女孩接触漂入网中的木棍而怀孕属感生神话。同类神话见于哀牢夷传说:一女子到河边触沉木而生九子。 ③ 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还传说,远古居民都是女人,她们到山崖、屋顶,叉开双腿,让风吹进阴部就会怀孕。 ④ 台湾少数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第一,反映了他们的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混沌思维方式。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他们不懂得人是从猿进化而来,因而有神造人之说。人类又是怎么繁衍的,因不知男女交媾的生殖奥秘,故有竹、石、树、蛇、风、卵(鲁凯族有女人吞太阳嚼过的槟榔而致孕的神话,当属此类)及女人感风生人的神话。第二,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婚姻进化的过程,由感生而到一对兄妹结婚,进而排除血缘群婚,实行氏族外婚。如竹家与石家交换女子结婚,人类才健康发展。第三,反映了生产的发展进程。在阿美族的神话中,有妹妹那考怀孕时耳朵痒,挖出小米种子的传说。排湾族的树叶变人神话表明,他们原以游猎为生,后来问天神Ninewu是否只应当打野兽谋生活? Ninewu告诉他们也应当种田 ⑤ ,反映了从游猎到农耕的转变。在其他神话中,还说小米是一对兄妹(也是夫妻)带来的。因此,杜而未认为,兄妹神话是农业文化的神话 ⑥ 。第四,过去对于感风而孕的神话,说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时代群婚制的反映,但没有实证。排湾族把未婚所生的孩子称为“风之子”(aliak na vali)。 ⑦ 这个小孩被母亲抚养长大后,结婚生子。当他的子女问他们的祖母,他们的祖父是谁时,说不定这位老祖母会告诉孙子们,爷爷是风呢。第五,在一个民族中,有若干不同的人类来源的传说,如排湾族有竹生、石生、太阳卵生、蛇生、感风而孕等,说明民族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图腾氏族相互溶合的结果。第六,透露出与大陆民族的联系。如邹族与哀牢夷的触木致孕神话;排湾、鲁凯与东夷族的卵生神话等,都有相似的情节;布农、赛夏族的神话,更指明了他们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有相同的来源,后来才分开的。 许宪范的《 貊迁徙考》,把东夷文化与殷文化的特点概括为祭天、太阳神崇拜、卵生、积石墓、石棚、盖石墓、石棺墓等。 ① 这些特点在台湾的考古学、民族学报告中有充分的反映。日本学者鹿野忠雄在谈到台湾少数民族的来源时,认为泰雅族可能是最早迁移到台湾来的。他说,与所谓盘瓠传说可能有着联系的人狗婚姻的故事,在这一族中流传得最为普遍。 ② 经笔者调查与考证,认为盘瓠神话与东夷族有关,而信奉盘瓠图腾的畲族来源于东夷。 ③ 这都说明,台湾少数民族与大陆古东夷族是有密切关系的。 创世神话是关于开天辟地、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体现了远古人的宇宙观。 汉族流传最多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与汉族的这类神话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满族的《海伦格格补天》,讲的是海伦格格用如来佛赠给她的一盆神火,用了四十九个昼夜炼制了一块五色神石,并照如来佛的指示双手举着大石,脚踏莲花,飞向空中补好了天,自己也做了神仙的故事。回族的《阿丹与海娃》,讲在世界上没有人类以前,安拉用金、木、水、土捏了一个人,即阿丹圣人,后来,他又抽出自己的一根肋骨化成一个女子,即海娃,他们就是人类的始祖。《面条鱼的传说》,讲的是一年长白山天池的长白仙女赴蟠桃会为王母祝寿,只因她辈分小,职位低,又没有好的寿礼而受到王母娘娘的慢待,只能去下房吃碗长寿面,但是长白仙女并不生气,她端着这碗面回到长白山,把面倒进了天池,面条顺着天池流入鸭绿江,在江中变成了面条鱼。 是以各种方式讲述开天辟地或者由神创世,以及人类最初来源的神话。在省内有多处风物作为远古文化载体,传承这类神话。如在沧州市青县有座规模宏大的盘古庙和盘古井,传说这里是盘古治世、混沌初开的地方,流传有《盘古治世》、《盘古坐井》等神话故事。 在邯郸市涉县漳河沿岸有神龟洞、半石山、老母岩等女娲遗迹。涉县境内的中皇山原名凤凰山,因有女娲遗迹而改叫中皇山(女娲是三皇中的人皇,排在三皇中间,故名),在北齐时代就凿有佛窟和经刻,明代建造了娲皇宫,并有了农历三月十八的庙会。这一带有洪水漫世、伏羲女娲得救、兄妹滚磨扇、隔着窟窿山穿线认针占验婚事、女娲补天、抟土造人等生动的神话广泛流传。 有《盘古皇帝开天辟地》、《高辛创造日月和世间万物》等传说。这些传说认为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神的创造,都有神在掌管。如认为天与地原来混搅在一块,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是盘古皇帝把天地分开,指高为天,指低为地,液为水,硬为石,日头东西转,月亮夜照地。又认为日月星辰是高辛创造的,是他用松树枝编成一个球,点着火,挂在天上,这便是太阳;用杨柳条编成一个球,点着火,挂在天上,这便是月亮。他看见天破了,便拾了许多宝石做钉子,把天补好,这便是闪闪烁烁的星星。同时,认为风雨雷电以及山川草木都是有生命的精灵,并能以祸福降人。还有《火烧天火烧地》、《桐油火和天洪》等人类起源传说。前者叙述古代发生天火,烧了七天七夜,万物都烧成灰烬,海水也烧干三尺。世上惟留元仙、元妹两人,因躲在一处岩洞中,才逃过大劫。兄妹两人出洞后去问了石仙,石仙叫他们各人背一扇石磨,分头到东西山顶上,滚下石磨,如石磨能合在一起,便可结婚。他俩便登山滚石磨,滚下来的两片石磨,紧紧合拢在一起,这样,兄妹成了亲,繁衍了人类。后者叙述古代洪水泛滥,淹没了世上所有的人,盘哥、云囡兄妹钻在葫芦里边,逃到荒山上,两人转着大山做游戏,结果盘哥抓住了云囡,于是两人盖了头,结成夫妇,繁衍了畲族后代。这些兄妹成婚的传说,反映了畲族初民在原始社会经历过兄妹结婚的“血缘婚姻”阶段。在《三公主》等畲族起源传说中,反映了畲族始祖出世、成长、成亲到繁衍后代子孙以及实行民族大迁徙的故事。在这些传说中的高辛、盘瓠王、三公主,都是畲族历代人民崇敬的神。在此传说基础上再创造了《高皇歌》等民间文学作品,成了祭祖风俗中必唱的礼仪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