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具一格的迎亲花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别具一格的迎亲花轿分类:【风俗文化】 旧俗迎亲一般都用花轿迎娶,“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俗话说:“破扇子扇扇也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所以喜日子未到,夫家早早就该准备一顶花轿,到时可大摆排场地把新娘子娶回家来。 过去在城市和大点的圩镇一般都设有轿行。花轿与上轿衣一样都可预先订租。早先的花轿都十分考究,那些富户人家的小姐出嫁乘座的16人抬、8人抬的大花轿之华丽富贵就不用说了,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嫁女娶媳的花轿也不马虎。旧时杭州被称为“桥埠”的轿行出租的花轿煞是讲究,文华顶西洋盘,轿四周都围着红绸扎结的各种鸟兽花卉,4个角挂着玻璃连珠灯,下坠着大红彩球。到时轿夫也穿红扎绿,腰系红绸带,与花轿相配。温州的花轿又称“小八角”,因此地花轿很特别,轿子上下都是8个角而得名。轿顶装饰着雕塑的人物,一般是八仙和合,轿的三面镂空雕刻着许多立体的戏剧人物,轿子周围挂满了五彩缤纷的丝带,装饰得花团锦簇,十分绮丽。 四川滑竿式的花轿俗称“彩篷”,十分轻便,适宜山区民间使用,虽然简陋,但被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彩篷也显得喜气洋洋,朴实中显娇娆。 湘鄂赣边一带的花轿不仅披红挂绿,还有在花轿的轿门两侧贴对联的风俗。迎亲日男家先出上联贴在轿上,到了女家后由女方出下联贴好,新娘方可上轿。 最有情趣的是一些贫寒人家租不起花轿或山区农村没有花轿出租的,新郎家就自己动手做一顶花轿。 广西巴马就有新郎官亲手制作花轿的风俗。喜期吉日将临,新郎忙得不亦乐乎,砍来山上的青竹,找来一张靠背椅,用竹篾编成轿围,围在椅子边,两边用竹子做两个扶手,绑上两条抬杠,用自织自染的黑色土布围一圈把竹篾遮盖起来。再用一块漂亮的大红花布作轿门,挂上一些红布或红绸条,一顶花轿自制成功了。这种自制的花轿虽不及城里花轿豪华秀丽,却也不失体面,而且这毕竟是新郎亲手为新娘特制的,新娘子乘这顶花轿到夫家还更称心更威风呢! 陕北民间自制花轿别具一格。迎新娘时,人们把一张四方桌翻过来,四脚朝天便是轿柱子,桌面是很理想的轿底。两旁绑上竹杆,杆端绑两条扁担便是轿杠。红布围着桌脚,扎个红轿顶子放在桌脚上,轿底铺上麦秸,垫上棉褥,一顶4人抬的漂亮花轿问世了。怪不得新娘抬到夫家时,一位主事先生会绕着花轿唱着花轿歌: 桌子翻过腿朝天,红布蓝布围几圈, 红顶子, 绿带子, 桌子圪 入麦秸, 麦秸上面铺棉毡,棉毡头起坐个女貂蝉。 竹子竿绑两边,四个轿夫抬得欢, 走一岭,转一弯,不觉来到大门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