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剃头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剃头匠分类:【中国民俗】 是专门为人剃头、刮脸的匠人。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旧时,剃头匠肩挑担子,边走边拨动着唤头(即一个由两条弧形金属组成的响器)。担子的一头是小炉子和铜盆,另一头是装有推子、剪子、刀子等工具的箱子,工具箱侧面插着一面小三角旗,它象征着皇上的圣旨。剃头匠多出自宝坻县,因该地经常闹水灾,收成不好时,农民就到东北、北京等地学剃头手艺,逐渐形成一种时尚。 剃头行业很讲究礼节,当出家人来剃头,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父下山落发”。剃头时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要遵守“前僧后道”规矩,即给僧人剃头要从前到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则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剃头业行话很多,把剃短头、光头称为“打老沫”;剃长发称为“耪草”;刮脸称为“勾盘儿”;刮胡子称为“打辣子”。剃头行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民间忌讳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俗谚。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