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剃胎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剃胎头

分类:【中国民俗】

民间有“十二晌剃胎头”之说,即在婴儿出生后的12天时给婴儿剃去胎发。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出生过12天后,就算保住了性命,越往后就越好养活了。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一般不请外人参加。

为婴儿剃胎头者多为年长的专业剃头匠。因旧时剃头用剃刀刮,稍有不慎,就会剃破婴儿的头皮。由于怕弄破头皮染上破伤风导致死亡,往往要聘请技术高、有经验的老师傅给婴儿剃胎头,也有的人家惟恐不测,只象征性剪一下胎发了事。

剃头匠在给婴儿剃胎头前例行给主家贺喜,主家必须给赏钱。胎发不能落在地,须用剃头匠带来的藤子托盘(直径约20厘米,周围有立沿,类似今天的圆形小茶盘)接住。剃胎头时,婴儿要由奶奶抱着,由姑姑或其他女眷托盘,托盘上铺红布或红纸,将剃下的胎发接住,最后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

这一天中午,全家要吃饺子。这顿饭和这种仪式,津俗叫做“捏骨缝”,意在预祝产妇生殖器官尽早“复旧”。产妇从生育日起,始终在炕上坐卧,从捏骨缝仪式后又有了产妇“下地”的说法,即从此日起,产妇可以适当地在屋内下地活动了。

十二晌剃胎头的形式,实际上是人们对当时医疗技术不发达而表现出的无奈和对显现生存兆头后的庆幸,是一种极其朴素的祈福心理。此俗今已不甚讲究,剃胎头的时间也不必固定,有的直到婴儿好几个月了才剃。而胎发也多做成毛笔留念。

这一天要给婴儿第一次穿上裤子,俗有“十二晌穿长裤长胯骨轴”之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