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七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前七子

分类:【文化精萃】

明弘治、正德期间(公元1488~1521年)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的并称;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为区别后起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故称“前七子”七人文学主张不尽相同,但都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蝉缓冗沓,千篇一律”的风气,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刻意范古,铸形宿模”,开创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其作品以诗歌为主,多为唱酬赠答及送别怀人之作,内容狭窄,思想贫乏,且又一味摹拟剽窃,好似临帖,无个人独创。少数抚时感事,不满时政之作,各具特点。李梦阳诗重气魄,追求雄奇、豪放。何景明诗重才情,偏于“清俊响亮”,较李诗精新。徐祯卿诗长于七绝,其特论颇多精辟、独到之处,非李、何所能及。康海、王九思诗多率直之作,但主要成就在散曲、杂剧。边贡、王廷相也有清圆、明快的短诗可读,却无特色。

明代文学流派。弘治年间(1488―1529),以李梦阳、何景明等人为骨干,针对当时虚饰、萎弱的文风,提倡复古,他们鄙弃自西汉以下的所有散文及自中唐以下的所有诗歌,他们的主张被当时许多文人接受,于是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文学上的复古运动。他们的文学观的共同点是,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为把他们与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人相区别,世称“前七子”。济南诗人边贡也列名于七子之中。边贡以诗擅名天下,胡应麟《诗薮》谓其诗“兴象飘逸而语尤清圆”。陈子龙《明诗选》则云其“才情甚富,能于沉稳处见其清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