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副食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副食品

分类:【中国民俗】

台湾山、海可供食用的物产十分丰富,因而副食品也相当丰富。

(1)肉类。分家畜、家禽肉。畜类肉有猪肉、羊肉、牛肉等。其中猪肉食用最广,可以煮、炖、炒、烤、炸,也可以加工成肉干、肉脯、肉松、肉皮等。猪、羊、牛的内脏,洗净后经过加工烹调,也成为可口的食品。猪肉、牛肉可以卤制,羊肉则是进补的食品。

禽类肉有鸡肉、鸭肉、鹅肉、鸽子肉等,可采用煮、蒸、炒、烤等烹调方法精制后食用,也可卤制成卤鸡、卤鸭等,或腊制食用。

(2)鱼类。台湾、澎湖四面皆海,海产鱼类繁多。常作食用的有鳗鱼、黄鱼、鳝鱼、鲳鱼、鲢鱼、白鱼、鲈鱼、带鱼、鱿鱼、乌贼、乌仔鱼、花枝(小墨鱼)等。烹调方法有蒸、炒、烤等,也可腌制咸鱼。其中鲈鱼俗称“养肉”,可治伤毒。

(3)介类。也属海产之类。有龟、鳖、鲎、蟹(包括毛蟹、石蟹、蟛蜞等)、鲟、牡蛎、蚶、蛤、螺(包括大螺、香螺、珠螺)等。皆可烹调食用。蟛蜞可以腌制,或磨成蟛蜞酱。牡蛎、蚶、蛤等还可人工养殖。

(4)蔬菜类。有白菜、芥菜、芥蓝菜、菠菱菜、花菜、苋菜、萝卜、瓠、豆芽菜等,都可以炒食。其中芥菜还可以用盐、糟等腌制成酸菜。苋菜不可与鳖同食。此外还有姜、葱、蒜、芹菜,味香辛,可作调味。

(5)豆类。有黄豆、黑豆、白豆、米豆、绿豆、御豆、菜豆等。黄豆可炒食,也可制豆腐。黑豆皮黑,可作豆豉。白豆可制酱,也可制豆腐皮。绿豆可制豆芽菜,也可煮汤,有清凉祛暑之功。御豆、菜豆可炒食。

(6)瓜薯类。瓜类有菜瓜、黄瓜、苦瓜、冬瓜、金瓜等,皆可炒食。西瓜则是生食,是暑夏止渴生津的妙品。薯类主要是番薯,可作粮食,切成丝、片晒干后,称为薯签、薯片,可以久存。番薯也可用炭火烤熟后食,特有香味。

(7)蛋类。鸡蛋、鸭蛋是常见的副食品。可煮熟后食,可煎成荷包蛋食,也可腌制或卤制成咸蛋、松花蛋、卤蛋,别有风味。

台湾的闽南人早餐一般食粥(即糜),佐以卤蛋、酱菜等。酱菜品种很多,有菜脯(把萝卜晾软加盐反复揉搓使盐分渗进萝卜)、咸菜(以芥菜做成,做法同菜脯)、酱瓜(黄瓜先用盐腌,后用酱油腌渍成)、酱姜(用姜制成,制法同酱瓜)、豆粉(豆腐经盐水泡过晒干,如此反复几次后,放进盐水中即成)。芥菜心、竹笋等也可制成酱菜,制法同酱瓜。

早、晚两餐一般食米饭,佐以用肉、鱼、蔬菜等搭配做成的副食,俗称“配菜”。“配菜”四菜一汤,或三菜两汤。不管是肉是鱼,都要配以蔬菜。流行的俗语说:“鱼肉,要菜甲(即用菜配)。”偶尔午、晚餐也食米粉或大面。过去,穷苦人家午、晚食番薯签或番薯饭,于今很少见了。

在三餐之外,还有小吃。台湾的小吃丰富多样。肚子饿了,可以到小吃摊、店解解饥;工作忙来不及做饭菜,也可以用小吃作餐。台湾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巷尾街头,小吃摊、店比比皆是,吃小吃十分方便。常见用米、面为主做成的,有碗?、鼠曲?(米加鼠曲菜)、胡椒饼(饼中包有加进胡椒的咸肉馅)、鼎边糊等。用新鲜的海鲜制作的小吃,有鱿鱼羹、烧酒虾、炒螺肉、活炖鱼、鱼丸、虾仔煎、?仔面线等,不胜枚举。

客家人食用的副食品,其种类与闽南人大致相同。常有的是猪肉、鸡肉、鸭肉、蛋类、鱼、蔬菜、豆腐等,其风味和制作有自己的特色。客家人多用肉类做成菜肴,主料多而突出,配料不多;河鲜海味少。调味讲究油、香、咸、酸、辣:他们用重油炒、煮,可使腌制的干菜不涩口;又由于他们常将肉、鱼用盐腌制,制成盐腌肉、盐腌鸡、咸鱼等,所以味喜偏咸;喜食酸辣,酸可以去腥味,有助消化,辣可以去寒。这些特色可说是保持了客家人原有的风味。客家人为了能使食物久藏,多将蔬菜腌制成各种酱菜、酱瓜、酸菜,或晒干成菜干,如萝卜干、瓠干、咸菜干等。酱菜、菜干是客家人佐餐的佳品。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达,台湾客家人和闽南人的生活逐渐现代化,他们的食俗也逐渐同一了。1949年,大陆有100多万人入台,带来了大陆各地的食俗,促进了台湾饮食的多元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