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功过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功过格

分类:【传统文化】

修道者将自己所做的事分别善、恶,逐日登记在簿册上,以考察功过,叫功过格。宋范仲淹、苏洵等均有功过格。明代经袁了凡倡导,大行于世。道教也以此作为鬼神降祸施福的标准。《道藏》有《太微仙君功过格》,立“功格”36条, “过律”39条,规定治人疾病、救人性命、传授经教、为人祈禳、劝人行善等皆记功;行不仁、不善、不义、不轨之事皆记过。逐日记录,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善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用以鼓励道士行善弃恶。

一种从佛道善恶报应的思想演化而来的推命术。佛教以因果轮回论人祸福,道教也以善恶报应谈人吉凶,然佛、道二教主要着眼于来世,功过格则从现世出发,认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身。”人之寿夭、贵贱、吉凶的定数,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行善者多吉,施恶者多厄,一个人的善恶功过, 自有神灵明察,决定奖惩,所以任何飞来的横祸,意外的福禄,看似偶然实则为功过报应必然体现。本于此理,一个人只要将每日所行之事分别善恶,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借以考验功过,便可推出自己的寿夭祸福。这种统计和推算方法的实际运用,也即是“功过格”的推命方法。有人考证,以善恶功过论人命禄的思想最早出现于五代杜光庭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和稍晚的《太上灵明净人道品》,但作为一种推人命禄的术数,则在金代大定十一年的《太微山仙君功过格》中才正式出现。有关功过格推命术的典籍,自宋以后便有诸多不同的版本。如据《传家宝》载,宋代即有范文正、苏眉山、张魏公三种,明清两代民间亦传多种。功过格虽为地道的推命术,但因其理论基础与正统命学所本的阴阳五行之说相距甚远,古代的文人学士一直未将其纳入命学体系,上述典籍皆存于《道藏》之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