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动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劳动歌

分类:【地域文化】

黎族劳动歌,包括劳动者在劳动中唱的歌和以劳动为题材创作的歌。因此范围很广,有劳动号子、节令歌、舂米谣和摇篮曲等。在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劳动歌中,是以对劳动生活场面的描绘,或对各种与劳动有关情况的歌唱,洋溢着劳动的情趣,收获的喜悦。如《下吧! 藤呀藤》:

忍着饥饿呀!

我上山去开荒,

砍块山种木茨呀,

砍块山种山兰。

忍着饥饿呀!

我上山去开荒,

高山林密密,

借米又无力,

又苦又涩难咽下。

年年上山砍呀,

年年饿断肠。

割藤藤缠藤呀,

砍树树牵树。

是在打场、拉纤、划船、伐木、搬运等劳动场所吟唱的直接反映生产劳动或劳动节奏,表达劳动者情绪的民歌。在河北城乡,最常见最简单的劳动歌谣是盖房打地基、修堤筑坝和捶房顶时的号子。一般是领唱与应和相结合,正好达到协调劳动节奏的目的。劳动号子比较灵活,可以即兴吟唱,现编现唱。旧时小煤窑上提煤工具就是大辘轳和荆条筐。在日复一日往复单调的绞辘轳劳动中,他们创作出了绞窑哨子,多是四句一段,每句七字,有骂窑主虐待窑工的,如:“金山银海也受穷,老天爷看你可得(即过分、特别)能;财迷转向也不富,老天爷笑你没门路。”有取材于戏曲故事和人物的,如:“四大忠臣杨令公,长坂坡前赵子龙,伍子胥只身保娘娘,岳飞遇难风波亭!”

劳动歌是河南民间在劳动生产,尤其是在重体力劳动过程中所唱。发挥着协调动作、减轻重负、鼓舞士气的作用。集体同唱者,多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歌词有传统“套歌”,也有不少即兴创作。其内容有述说辛苦的,有歌唱幸福的,有历史故事,有现实生活。河南民间所见劳动歌有“船工号子”、“矿工号子”、“打夯歌”、“采茶歌”、“插秧薅秧歌”、“车水歌”等(见本书有关章节),都是伴随着生产劳动而歌唱吟咏的。

反映农耕、渔盐、养殖、商贾等劳动作业、劳动情态方面的劳动歌,显得特别出色。如撒谷歌、拔秧歌、插秧歌、耘稻歌、车水歌以至割稻歌、砻米歌等等都是不同劳情态时所唱的歌。工匠歌的流传也十分广泛,如历史悠久的青田石雕工人谣,在海外也享有盛名。广泛流传于杭嘉湖一带的《缫丝阿姐》一类的歌,更是20世纪30年代浙江纺织女工真实的生活写照。反映渔业劳动者与大自然生死搏斗的舟山渔歌,素来以其豪放、粗犷而著称。蚕桑歌和茶歌也在浙江劳动歌中占有重要位置,流传于海内外的《采茶舞曲》,就是根据浙江民间采茶歌的曲词创作而成的。其他如船工歌、养殖歌、叫卖歌都为浙江优秀劳动歌的组成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