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勒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勒谐分类:【地域文化】 藏族劳动歌曲的统称。流行于藏区各地。勒谐种类很多,藏民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要唱特定的歌曲。勒谐类的歌曲有的直接配合有规律的劳动动作,节奏鲜明,结构严整,乐句短小简练,音乐朴素有力;有的歌曲不直接配合劳动动作(劳动动作本身也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音乐的节奏节拍较为自由,旋律悠扬动听。前者如打青稞歌、挖土歌、打墙歌、打阿嘎歌等,后者如放牧歌、犁地歌、挤奶歌等。勒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或一领众和等。劳动中的歌声可以统一和协调人们的劳动动作,并能减轻劳动中的疲劳。劳动歌有许多人们惯用的唱词,也可以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内容生动活泼。劳动歌的音乐结构大多短小简练,可反复演唱。 “勒”,藏语意为劳动,“谐”是歌,“勒谐”就是劳动歌曲的通称。 在西藏各地,任何劳动―――无论是农业、牧业、建筑业、家庭副业,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劳动歌曲,无歌曲的劳动可以说是没有的。这种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充分体现出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勒谐”,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即农业劳动歌曲、牧业劳动歌曲、建筑业劳动歌曲和家庭副业劳动歌曲。由于西藏各地的方言和自然环境不同,每种劳动的节奏和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构成了音乐风格特色的不同。 农业方面,从兴修水渠到送肥犁地,以及播种、除草、收割、打场、踩场、堆草、扬场和运粮等都有数不完的歌曲。 牧业劳动歌曲有放牧歌、剪羊毛歌、赶牦牛歌、运盐歌、打酥油歌、挤奶歌和拴牛歌等,主要分布在西藏各地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歌曲的旋律一般都深情宽广、优美动听。 建筑业的劳动歌曲也极为丰富。主要有运输各种建筑材料的歌曲和打地基歌、修墙歌、打阿嘎歌、装卸歌、踩石歌和和泥歌等等。这种劳动歌曲也流传全区,各地的建筑业劳动歌曲风格特色各异。1959年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沉重的劳动已被各种机械所代替,因此,这种劳动歌曲逐渐在失传。 家庭副业劳动歌曲主要分布在各地农村和城镇中。有刷羊毛歌、捻毛线歌、织氆氇歌、洗氆氇歌、炒青稞歌、磨饲料歌和榨油歌等。随着城镇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劳动歌曲在城市除在集体手工劳动的地方还能听到一些之外,一般都从生活中渐渐消失,然而在广大农村仍然在流传。劳动时人们以单人或更多的人排着整齐的队形,合着歌声的节拍,边歌唱、边劳动。既统一了集体劳动的节奏,又消除了劳累和疲乏。 “勒谐”的曲式一般都是上下两句结构。音区不很宽,但节奏明朗、热情洋溢。歌词内容极为广泛,有歌颂纯贞的爱情或赞美高尚的情操的内容,有“文成公主”的传说;有同情“朗萨雯波”的不幸遭遇的内容,有“诺桑法王”的精彩片段,也有幽默诙谐的叙事长诗等等。 ①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