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化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化羸

分类:【中国民俗】

化羸又作“丛会”,是民间经济互助组织,流行于纳西、白、彝、哈尼、苗等民族中。“化羸”为纳西语,“化”即“一群体”,“羸”即把各人拿出来的东西合在一起之意。在纳西族地区,化羸比较流行。过去有米化羸、肉化羸、钱化羸、酒化羸、布化羸等。“化羸”是把一个群体中,熟人、朋友各拿出相等数目的钱和物凑在一起,先帮助这一群体中需要帮助的某一人,以解燃眉之急,叫放“羸”。同时,羸友之间也可利用放友之间也可利用放时,大家一起聚会,沟通友谊。这种互资互助,多数人帮助一困难者的优良习俗,至今在云南不少民族中还存在。据调查,纳西族化羸的种类有六种:一是实惠实惠,这种羸以十人为限,为首者拿第一轮并请其他九位在家中聚餐,同时要付利息,以后各轮都要按月还息,但利息都比较低。二是愿的前羸,这种羸的前提是自愿参加。各家家庭妇女计划某个时间要办家中大事,就自愿结合入羸。人数不限,也没利息,轮流做东,但同时规定,一旦某家有急事,则可提前支取。三是智支取。三是智羸,这种羸是围绕着一两个精明能干的妇女组织起来的,凭智慧和运气来确定谁为东,无利息,有点赌博色彩。四是伙伴羸,这种羸是由同龄人、同学或街坊邻里的青年人组织起来的。一月一次,轮流做东,寻找乐趣。五是贡羸,这是未出嫁姑娘的组织,人数不限,也不轮流做东,而是要等到其中某一姑娘出嫁时,大家赠送钱、化妆品和首饰。六是转转羸,这是60岁以上的男性老人的组织,带有娱乐性质,每个月或每星期转一家。转到哪里,就由哪家的儿子、媳妇负责款待。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羸”也起了变化。过去的羸友之间的物质上的帮助已不是主要问题,而主要是羸友之间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羸友也以同学、同事为主。过去的米、肉、酒、布化羸已成历史,入羸只需拿一点象征性的钱。每逢节假日,羸友们便轮流到其中某一家聚会,或吟诗作画,或下棋打牌,或听古乐,其乐融融。当然,在谁家,就由谁家安排生活,“羸”自然也就由谁家出。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不管是不是节假日,只要有兴趣,或有一个由头,比如谁家院中的牡丹盛开了,谁家画了一幅好画,都会请羸友们到家来聚一聚,共同分享乐趣。化羸是纳西人热爱生活、助人为乐、善待人生的古朴纯美的传统习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