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京

分类:【文化精萃】

中国的首都。地处华北大平原北部,西靠太行,北枕燕山,东濒大海,形势雄伟壮丽。早在50万年以前,“北京人”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的燕国,开始在这里建都,称为蓟。辽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金灭辽后,定都于此,置大兴府号中都。元也定都于此,称大都。明初定都南京,改大都为北平,1421年 (永乐十九年),复自南京迁都北京。清代仍都于此。民国初年,也以北京为都城。新中国成立后也定都北京。北京非但历史悠久,同时又是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之一,伟大的五四运动就爆发在这里。地上地下保存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其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的就有:芦沟桥、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万里长城八达岭、天坛、北海及团城、颐和园、周口店遗址、十三陵等。

我国著名古都之一。在今北京一带。古名蓟(jì计,今北京西南隅),后为燕国国都。秦置县。东汉、唐代为幽州治所。契丹建为陪都,号南京。金国占据后,曾迁都于此,名中都。宋景定四年(1263)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定都,遂于金离宫、万宁宫基础上营造宫殿城池,元至元十年(1273)命名大都,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东西二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为明清北京城奠定了基础。明朝定都南京后,改大都为北平,为灭“王气”,夷平元宫。燕王朱棣攻克南京夺取政权后,于永乐元年(1403)迁都北平,改称北京,后又称京师。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北京城,东西墙沿用大都城基,北墙内缩5里,南墙外伸2里,周长50里,即所谓内城。内城中偏南处修建周长6里的宫城,亦名紫禁城,即今故宫。宫城周围为周长18里之皇城。嘉靖年间,又于内城之南修筑外城,周长28里,城门7座。北京城成凸字形。清朝入关后,袭用明代宫殿,重修增建现故宫中一些大殿,修建西郊园林。北京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金、元、明、清四朝国都,历时700余年,体现了我国历史都城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发展趋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回到人民怀抱,成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首都。

又名幽州、蓟、范阳、析津、燕京、中都、大都、北平、顺天、日下、春明等等,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古城。北京历史悠久,上溯到距今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天然洞穴里生活着著名的 “北京人”,约18000年以前,生活着 “山顶洞人”。相传,黄帝之孙颛顼曾在幽州祭祀,幽州是北京的最早名称之一。尧帝时,又称幽都。西周,封黄帝纪裔于蓟,封召公?于燕,燕强蓟衰,燕灭蓟,并在蓟建都,燕都是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自秦汉至唐未,北京 一直是北方的重镇。契丹升幽州为南京,为辽朝陪都,又称燕京。金攻占燕京后,1153年,迁都燕京,改为中都,并在辽朝燕京城的基础上,仿北宋汴京都城的建制营造中都。金中都有城三重,即大城、皇城、宫城。大城除北墙依辽旧城未动外,其余三面均向外扩展,城周37里,呈方形,有城门12座。皇城在大城内,呈长方形。皇城之内又有宫城。城中御道自宫内南门应天门向南经宣阳门,直达城南丰宣门,贯通全城 城外有日、月、天、地四坛,分别建于东、西、南、北四方 金都还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囿,如大宁宫。著名的燕京八景也在此时见称于世。至宁三年 (1215),中都毁于战火,成为废墟。至元元年 (1264),忽必烈下诏以燕京为陪都,仍称中都。至元八年十一月,蒙古帝国定国号“大元”,史称“元朝”。次年,改中都为大都,正式由上都开平 (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迁都大都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元大都营建工程浩大,历时23年,其以宏大的规模,繁华的市风,美丽的景致,成为当时世界最著名的都市之一,为明清营建北京城奠定了的基础,是为今日北京的前身。明初,朱元璋以南京为都,改大都为北平府,封第四子朱棣于此,定为燕王。朱棣经过 “靖难之役”,夺得帝位,为了有效的控制北方,防范漠北蒙古势力的侵犯,决定迁都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升北平为北京,北平府为顺天府。北京之名始于此。永乐十九年 (1422) 正式迁都,改北京为京师,然人们仍习惯沿用北京之称。明对京师的营建在迁都前已基本竣工、自永乐四年 (1406) 至永乐十八年 (1421),历时15年。京师内的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一切规制悉如南京,而较南京更加高敞壮丽。京师分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四重。永乐年间营建的重点是对皇城、紫禁城的兴建 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的营建、修缮,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总结性、经典性的杰作。皇城位于紫禁城外,周长28里,承天门 (今天安门) 为正门,东为太庙 (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南为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中央官署设置在皇城内。内城位于皇城之外,据元大都城改建,城址南移数里,内城有城门9座,城楼为正统元年(1436) 修建 明外城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 为防止鞑靼对京师的威胁而修筑的。因财力所限,只完成南部一段28里的外城,使北京城为凸字形。明代京师从永定门起,经承天门、皇宫、景山至钟鼓楼形成一条中轴线,全长8里,许多重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上。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米,除仁宗洪熙元年 (1425)三月至英宗正统六年 (1441)十月曾一度复都南京,以北京为行都外,北京一直是明代国都。崇祯十七年 (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在北京建大顺政权,北京为大顺都,历时仅42天,起义军迫于清军进攻的压力而撤出北京。清入北京后,从沈阳迁都至此。清基本上沿用了明北京城的规模,兴建了许多祭祀性的建筑及众多王府,营造了闻名中外的风景园林,如城内的三海 (即北海、中海、南海),城外的圆明园、颐和园等别宫苑囿。1911年,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民国初年,北京为中华民国国都。1930年,改称北平。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距渤海150公里。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有汉、回、满、蒙古等民族。全市辖9区、9县,属中央直辖市。北京古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地。秦为广阳、渔阳、上谷等郡地,汉属幽州刺史部,唐属幽州。辽置南京,也称燕京。宋为燕山府。金为中都。元称大都。明洪武元年改为北平府。永乐元年建北京,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十九年迁都于此,改北京为京师。但习惯仍称北京,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1928年改称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称北京。自金代起,建都历史达700多年,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革命历史文物与名胜古迹遍布全市,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24处,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达165处。除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等著名史迹外,还有天安门、故宫、天坛、十三陵等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颐和园、北海、圆明园等亭阁交错、湖山掩映的园林艺术,由“燕京八景”组成的名胜古迹使北京的自然风光和壮丽的建筑闻名中外,成为世界文化名城之一。北京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都发生于此。全国最高科研机构,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北大均设于此。由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等组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图书馆、“亚运村”等一大批结构精美,规模宏大,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式建筑物的落成以及市内环城道路、立交桥、住宅小区的建立,使北京向现代大都市迈进步伐更加迅速。

又名《于秀英求情》、《割袍》。茂腔、柳腔传统剧目。“四大京”之一。收入《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茂腔第1集。写杜文学被严嵩陷害,发配云南,途中被押解官王英私释,隐居南京卖字为生。后遇胡大人怜其文才,以女妻之,生子取名胡郎。杜文学原配夫人于兰英(系兵部天官于文之女)所生子京郎,长大后去南京寻父,珠宝店中父子相见。胡氏安排京郎、胡郎兄弟进京赶考。杜文学亦潜入北京,与分别12年的于兰英相见,又被严嵩缉拿押监。于兰英求其父上朝申辩,于文惧严嵩势大,去而复返。父女争执,以此断情绝义。于兰英流落街头乞讨,遇丫环翠花赠半股金钗,得以进监房探望丈夫。王英之子改名邹衍龙,进京应试毕,与众举子客店摆宴。店家请邹施舍于兰英。京郎亦在宴前,见母惨状,难过已极。兰英亦进退两难。一时宴席大乱,兰英只好说出实情。此时皇榜贴出,京郎考中状元,邹衍龙为榜眼。众书生同仇敌忾,议定明晨痛打严嵩。柳琴戏、哈哈腔、四平调有此剧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