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堂书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堂书钞

分类:【文化精萃】

现存古代最早的类书。隋末唐初虞世南辑。160卷。原书《隋志》记174卷,两《唐志》记173卷,是虞世南做隋秘书郎时所作。北堂是秘书省后堂,故名。摘录群书中的典故语汇、名言隽句、分类编排,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分帝王、后妃、政术、刑法、艺文等19部,共852类,每类下汇辑排比资料,注明出处。本书在宋时已很难得,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陈禹谟有校刻本,方得流传,但经编者的增删改窜,已面目全非,中间加入了许多唐以后的书。经清严可均等多家汇校,未能全部完成。清光绪十四年(1888),孔广陶等人有校注本刊行,名《影宋北堂书钞》,原书21000多条,有18000余条经过校订,查明出处者逐一注明,是流传中较好的版本,所收多为现在失传之书,可供辑佚。

类书名。隋末虞世南辑。北堂为隋朝秘书省后堂,曾任秘书郎之虞世南于此摘录群书诗文、典故、词句,以供当时作文赋诗选取词藻之用,故名为《北堂书钞》。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类书,全书原有173卷,现存160卷,分19部,子目852类。类下先摘引词句作标题,标题下再征引古籍文句。全书体例不统一,引文常掐头去尾不连贯,有时又不注明出处,但因成书较早,记载隋代以前一些可贵资料,对收集佚书、校勘古籍、研究历史有一定作用。此书成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清代光绪年间,孔广陶全面校注,故现流传之《北堂书钞》以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氏刊本为最好。

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类书是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寻检和征引的一种工具书。《北堂书钞》是虞世南在任隋朝秘书郎时个人所辑,成书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北堂是秘书省的后堂,虞世南做秘书郎时,在秘书省后堂抄写经史百家之事,摘录群书中的名言佳句以备作文之用,故书名《北堂书钞》。全书共160卷(《唐书?艺文志》著录173著,今本地部止于泥沙石,恐有阙失),分为十九部,依次为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每部之下再分类目,共851类(清人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八记为852类,所计类目总数多一,后多从其说,实误)。每个类目之下汇集文籍中有关资料。每事先摘引句子,用大字,然后用小字注明文句出处、上下文以及有关的解释。注文中间或有虞世南自己的按语。有的只有摘句而无注语或仅注出处。还有只引原文无摘句也无小字注的。因该书长期抄写流传,难免混乱。由于它成书较早,保留了隋以前的许多可贵资料,引用书籍约八百多种。这些书籍大都散佚,流传至今的仅十之一二,且颇多残缺讹误。所以,《北堂书钞》对我们今天辑佚、校勘古籍、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该书长期手抄流传,至明代乃有陈禹谟于万历年间刊刻。陈刻本所据传抄底本颇多脱误,陈不加校勘而擅自改动。《四库全书总目》批评他“刊刻之功不赎窜乱之过。”清人重考据之学,因而重视对陈刻之前的旧钞本的寻求。现在存世的三个抄本,是清代朱彝尊、孙星衍、张金吾先后所得。朱所得本现在台湾,孙、张所得本现存北京图书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