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方的灯官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方的灯官会

分类:【风俗文化】

从前,我国北方民间在灯节(元霄节)期间有办“灯官会”的习俗。

灯官会一般都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进行。

旧时,灯官好气派哩。灯节期间,每天晚上灯官都要出巡。出巡时,最前列有二人鸣锣开道。有二人执两面狼牙旗为前导。随后有四人高举“灯政司”和“肃静”、“回避”四面大牌子,有四人擎着棍棒锁链分列两边。其后,灯官身穿红色长袍,头戴尖顶披缨官帽,乘敞篷小轿,灯官端坐轿内,身前有一小小公案,案上放着黄布包的官印。灯官旁有四个执灯者。灯官娘子珠翠满头,花枝招展,骑着一头黑驴,侍女服侍左右。鼓乐队置于最后。

灯官如此威风却不是官府委任。然而他虽是民间推举逢场作戏,却又有官家默许的权力,在其任期三天内就是真正的达官贵人也要有意回避。

灯官巡行,一路察灯,时而纵目察看,时而喜笑颜开,幽默开朗,滑稽可笑。遇有不挂灯者,立即停轿,传来主人审问:“灯官老爷出巡视察,你为什么不挂灯?”无灯者认罪后,问:“你是认打还是认罚?认打打你四十大板,认罚罚你四十包蜡。”不挂灯者乖乖地认了罚。也有时,传来挤闹者,问:“你为什么挤来挤去调戏我的娘子?” “认罚,罚你二百元――”被罚者唬了一跳,灯官神了一下才说出下一个字。原来是“二百元――霄”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如此诙诙谐谐,却也令行禁止。据说真有取闹者,也可收监。当事人还真需求情释放,不然任满未放还要等明年灯官审处结案。此虽是说说,不过谁也不真去惹事招非。

灯官会这一习俗流传很广。追溯“灯官会”之源,一说产生于宋代。民间传说包公陈州放粮,李国母告御状,包公巧设灯会使母子相认,从此宋仁宗下令设灯官办灯会。还有一说是清乾隆以来,黄河沿岸流民进入北方垦荒,把“社火”带入北方而形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