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分类:【风俗文化】

黑呀黑缎子坎肩,我坐在黑夜里为呀为你缝,早知道你连看也不看,真是可惜了我到那十指巧工,唉! 你呀你不缝又怎能行。红呀红缎子坎肩,尽我的巧思为呀为你缝,早知道你连瞧也不瞧,真是可惜了我到那十指巧工,唉! 你呀你不缝又怎能行。紫呀紫缎子坎肩,我坐在雨夜里为呀为你缝,早知道你连头也不回,真是可惜了我到那十指巧工,唉!你呀你不缝又怎能行。海呀海绫缎子坎肩,为了爱情给呀给你缝,早知道你连看也不看,真是可惜了我到那十指巧工,唉! 你呀你不缝又怎能行。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短歌《黑缎子坎肩》中的描述。歌中唱一个女子为心爱的男子精心缝制坎肩,可男子却不屑一顾。

“黑呀黑缎子坎肩”,女子在黑夜里为男子细细缝制;“红呀红缎子坎肩”,女子用尽巧妙的心思精心缝制; “紫呀紫缎子坎肩”,女子听着屋外的雨声认真缝着; “海呀海绫缎子坎肩”,女子一针一线为男子缝制坎肩,以此来表达对男子深深的爱意,男子却连坎肩看也不看,真是可惜了女子的十指巧工,辜负了女子的心意,可是不缝又怎么行。

蒙古族成年男子喜欢穿着坎肩,坎肩多用锦缎缝制,男子坎肩较为肥大,以黑色、棕色等深暗色居多,有不镶边的,也有镶边的。穿起来显得庄重大方。歌中唱到的黑缎子、红缎子、紫缎子坎肩正是反映了蒙古族男子坎肩的质料和颜色。

十两黄金的摔跤服呀,太阳光下闪烁着金光。……香牛皮的长筒靴子,谁曾料到它不随脚。

句出内蒙古昭乌达盟蒙古族叙事歌《都扔扎那》。这首民歌记述了蒙古族一个古老故事。都扔扎那是蒙古族传说中的摔跤能手,无人能比。贵族双霍尔为了出人头地,强迫都扔扎那故意摔倒,输给自己。都扔扎那在摔跤过程中假装摔倒,狠毒的双霍儿却趁机将都扔扎那踩死了。

“十两黄金的摔跤服呀,太阳光下闪烁着金光。”我的弟弟都扔扎那,只要抓住对方,就能将其摔倒。“香牛皮的长筒靴子,谁曾料到它不随脚。”身材魁梧的都扔扎那,谁会想到你会绊上一跤。套上长辕的破牛车子,载着我弟弟的尸体。阿鲁旗的麻子双霍儿,他不是人而是魔鬼。

蒙古族的摔跤服是极为美丽夺目的服装,一般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绣花坎肩,边缘镶嵌银制或铜制圆钉,后背中间嵌有圆形银镜或吉祥文字。腰围特制的宽皮带或绸腰带,皮带上也嵌有两排银钉。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下身穿白绸、布制成的长裤,宽大多褶。外套吊膝,一律边缘绣花,膝盖处绣花纹并补绣兽头,更增添了几分威武之气。脚下蹬蒙古靴或马靴。蒙古族青年穿上漂亮的摔跤服,显得十分威武、英俊。

作品中用都扔扎那身穿金光灿灿的摔跤服的英俊威武,来衬托他出事后家人的悲伤、愤恨的情绪,以及突出双霍儿的卑鄙无耻和狠毒残忍。

坎肩太长不合身,提着襟角上马吧。……头巾太长难围紧,系上两端出发吧!

句出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蒙古族的婚礼歌《秀长的黄骠马》。

歌中唱道:“坎肩太长不合身,提着襟角上马吧”,女儿身上穿的新坎肩太长,不太合身,提着衣襟上马出发吧,性情暴躁的女儿,嫁到人家不要太任性,要随和,顺从人家。“头巾太长难围紧,系上两端出发吧”,头巾太长,很难围紧围好,系上两头赶紧走吧,在家娇生惯养的女儿,结婚后到人家要入乡随俗,遵从人家的家法。

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妇女都喜欢在蒙古袍外面加穿一件坎肩,青年男子和未婚少女通常是不穿坎肩的。过去姑娘出嫁,常以穿坎肩为标志。蒙古族女子通常都戴头巾,少数扎方头巾,大多数扎长头巾。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的捆扎方法不同。姑娘们扎时不把头顶封住,用头巾在额头上部缠一圈,在右侧挽结,留出两端飘垂下来。已婚妇女扎头巾要将头顶裹住,缠好后不留头巾垂儿,比姑娘看起来显得干练。

这首民歌是蒙古族婚礼中唱的歌曲。其中有关姑娘出嫁时穿着的长坎肩、围的长头巾真实的反映了蒙古族女子在婚前和婚后服装样式的区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