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栈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栈道分类:【传统文化】 简称“北栈”,又名 “秦栈”或“连云栈”。中国古代著名栈道之一。修成于先秦时期。它实际上是褒斜道和陈仓道的总称。褒斜道是北栈道的南段,因途经斜水和褒水而得名。自今陕西眉县斜谷沿斜水及其上源石头河,经今太白县,循褒水及其上源白云河至汉中 (陕西褒城谷口)。褒水和斜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不过斜水在山北发源,向北流注入渭水,谷口在眉县西南三十里; 褒水在山南发源,向南流注入汉水,谷口在旧褒城县北十里。先秦时期,沿着这两条河流的河谷,有着两次大规模的褒斜道修建工程。第一次是在周幽王征伐有褒国之前,约在公元前781―前771年。第二次是在秦攻楚国汉中期间,时间在公元前312年。经过这两次修建,“栈道千里于蜀汉”,成为秦岭南北的交通要道。自汉末至五代,南北兵争,双方的军事行动常取道于此。北栈道的北段为陈仓道,北起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西南出散关,沿故道水河谷抵今陕西凤县,折东南入褒中。褒斜道和陈仓道的连通,并被频繁的利用,当在五代以后。斜谷道渐废,公私行旅由褒谷北上后,向西北改由陈仓道出散关。宋、元以后,为区别于自汉中南下蜀中的金牛道 (南栈道,亦称石牛道),通称褒斜道和陈仓道为 “北栈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