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苑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苑茶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贡茶之一。北苑即建安 (今福建建瓯县)。南唐时为焙贡茶之所。时有贡茶 “京铤”、“的乳”、“骨子”、“龙凤茶”等名茶。宋代北苑茶为皇家垄断,名冠天下。北苑凤凰山一带有众多的御茶园。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有9窠12垅、麦窠等46所,方园30余里。每年贡茶以万斤计。仁宗时,建茶务贡小龙、小凤、大龙、大凤、入香、不入香、京铤、腊面茶等共15530斤。哲宗时仅贡“胜雪茶” 即有18000斤,徽宗时已达47000余斤据载,宋代贡茶极盛之时,“凡有四千余色”。“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北苑茶有团茶、片茶和散茶三大类。明清时期,建茶地位渐降,但仍为贡茶之一(参见“御茶”)。 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北苑所产之茶。建安之东30里,有凤凰山,其麓名“北苑”,宋时称其地之茶为“北苑茶”。然北苑一名,由来实繁。沈括《梦溪补笔谈》卷一载,北苑原为南唐禁苑,地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置有北苑使,因其地善制茶,“人竞贵之,谓之北苑茶”。时建茶已渐受推崇,世人遂借北苑茶以名之。入宋以后,称凤凰山麓产茶区及其所产之茶为北苑和北苑茶,便相沿成习了。凤凰山麓广袤30余里,土地、气候皆宜于植茶,南唐时曾置官管领。宋代更于其地设御用茶园数十所,所产之茶,皆用作贡品。太宗太平兴国初,朝廷遣使至北苑制龙凤团茶,专供皇室之用。其后,北苑茶的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仁宗庆历时蔡襄监制的“小龙团”,神宗熙宁时贾青创制的“密云龙”,均为著称一时的名品。徽宗宣和时,北苑茶更臻于极致,其名品有“白茶”、“胜雪”等40余种。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等书均对北苑贡茶有详细记述。建安为宋代高级茶叶的主要产地,而官焙北苑茶又是建茶的代表,故其在宋代饮茶史和制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参见“团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